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报道应用荧光微血管造影法测定丙线照射家兔的耳—眼循环时间和球结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显示400拉德照射兔的耳—眼循环时间明显延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经芪甲丹注射液治疗,上述指标减轻,表明该注射液可促进放射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2.
为探讨增龄对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生物活性的影响及补肾法的调节作用,分别采用放免法(RIA)和大鼠间质细胞睾酮测定法(RICT)作了48例不同年龄男性血清LH免疫测定和生物测定,发现与成年组(≤44岁)比较,增龄组(≥50岁)免疫测定值(I-LH)虽呈上升趋势,但生物测定值(B-LH)却呈下降趋势,B-LH/I-LH比值明显降低(P<0.01),表明男性血清LH生物活性随增龄下降,不再具备成年时相应的对性腺的刺激作用。服用补肾方葆春丸后,增龄组血清LH生物活性明显上升(P<0.05),血清睾酮(T)也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用药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补肾法具有多层次调节衰老性腺轴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3.
本调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了436名纺织女工绝经后期骨丢失的现状及多种因素对前臂骨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妇女在50岁后或绝经后骨丢失明显增快。在影响骨密度的诸因素中,年龄和绝经因素较重要,体重的影响程度较小。骨密度低的人发生骨折的机会明显增多。本组绝经后妇女非外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为11.45%,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桡骨。绝经对骨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利用受体放射配基分析方法观察不同年龄大鼠血小板聚集性、血浆脂质水平及血小板膜LDL受体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老年大鼠血小板对ADP诱导的聚集反应性明显增强;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血小板膜LDL受体活性增强,解离常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本文作者认为血小板膜受体活性的增强及血浆LDL水平的增高可促进LDL与血小板的结合,提高了LDL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与老年大鼠血小板高反应性改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5.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高在一些血液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意义已受到重视。本文报道二侧自血病患者大剂量Y线照射后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照后6小时和1天即见聚集反应迅速增加,强度增高,最大聚集宰由照前的22%增加到50%左右。一例子照后3~7天持续增高,最大聚集率为78%~52%.照射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使血小扳易于凝聚,形成白色微小血栓,成为血流缓慢的因素之一,并可阻塞微血管,加重微循环障碍。因此,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择射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6.
基准剂量在镉接触人群骨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镉接触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估测环境镉接触引起人群骨质疏松的基准剂量。方法镉污染区居住的居民为接触组,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组。尿镉(UCd)、血镉(BCd)为接触生物标记物;代表骨质疏松的Z评分为效应生物标记物。结果污染区人群尿镉、血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区(P〈0.05),且高污染医人群尿镉、血镉水平明显高于中污染区(P〈0.05)。与5μg/gCr组相比,各人群尿镉水平、血镉水平最高组的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随着体内镉接触水平的升高,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均随之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线性关系(P〈0.05)。计算得到基准剂量(BMD),推出基准剂量的95%低限水平(BMDL)。镉所引起的骨质疏松指标的尿镉BMDL值高于镉致肾功能不全指标的BMDL值。结论高剂量镉能引起人群骨质疏松,但时间上晚于镉致肾功能不全的损害。基准剂量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7.
血小板与富含胆固醇的LDL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血液因素。血小板膜含有LDL受体,LDL通过受体可激活血小板。本文利用Iodogen(氯甘脲)法将LDL碘标,然后利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研究高龄组(20个月龄)及低龄组(3个月龄)大鼠血小板LDL受体情况,结果发现,LDL与血小板的特异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研究BM2 10 955延缓骨量丢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药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由 10日龄新西兰兔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接种于象牙片和盖玻片上培养 ,应用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B(甲苯胺蓝 )和吖啶橙荧光染色等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BM2 10 955药物对破骨细胞生存率、骨吸收功能和凋亡率等细胞药效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 BM2 10 955降低TRAP( )多核细胞数目 ,10 -8mol/L组较对照组减少 73% ;BM2 10 955抑制骨片吸收陷窝的形成 ,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有关 ,10 -12 、10 -10 和 10 -8mol/L组抑制率分别为 31.5 8%、76 .32 %和87.99% ;10 -8mol/L以上药物浓度对破骨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 ,10 -4 mol/L组凋亡指数为 6 2 %。结论 诱导破骨细胞凋亡、降低破骨细胞生存数目并抑制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是BM2 10 955延缓骨丢失、抑制骨吸收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9.
补肾中药对肾脏1α羟化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肾主骨理论与肾脏 1α羟化酶关系。 6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 4 0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 4组。肾脏局部辐射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 ,照射后 1周开始用药 ,中药组灌胃给予中药 (菟丝子、何首乌等提取的活性部位 ) 1 34g·kg- 1·d- 1,西药组给予萌格旺 0 1μg·kg- 1·d- 1,其他两组以等容量 0 .5 %CMC替代。 3个月后 ,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肾脏羟化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羟化酶活性均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 ,中药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羟化酶活性均显著改善。提示补肾中药能提高放射损伤大鼠肾脏 1α羟化酶的活性 ,这可能是“肾主骨”理论的重要生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观察天然药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有效部位(HUE)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 ,OVX)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大鼠模型。每天给予0 .2 75与0 .5 5 g/kgHUE治疗3个月,并与雌激素药物对照。观察骨量(干重、灰重、钙含量与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股骨三点弯曲载荷)、骨小梁微结构及血ALP、尿Py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HUE各剂量组的骨量、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小梁形态计量均较OVX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0 .0 0 1)或有增加趋势;HUE药物组大鼠的子宫重量高于OVX对照组(P <0 .0 1~0 .0 0 1) ,但显著低于雌激素对照组(P <0 .0 0 1) ;血ALP较OVX组呈增加、尿Pyd/Cr较OVX组呈降低趋势。结论 HUE对卵巢摘除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作用;对子宫可能具有弱的雌激素样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