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1045篇
预防医学   45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26篇
  8篇
中国医学   352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给予患者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预后营养指数及各项恢复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5.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42.11±5.03)的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恢复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胆疾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349例急诊病人院内心肺复苏注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维  王波 《海南医学》2007,18(9):42-44
目的 应用心肺复苏Utstein指南模式原则评价心肺复苏影响因素与效果.方法 按照心肺复苏Utstein评价指南设计心肺复苏注册登记表,应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院内心脏/呼吸骤停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心肺复苏影响因素与效果.结果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7.3%、32.7%.年龄组以45-54岁、55-64岁、65-74岁为三个高发年龄组.既往史中以心血管、脑血管病为主,分别占39%与10%.心脏/呼吸骤停初始心律,室颤占14.3%,院内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成功复苏、成活出院分别为48.7%、20.8%、13.7%.结论 本研究病例复苏措施符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原则,且本组资料院内心肺复苏效果与国际上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报道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脑膜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血管生成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脑膜瘤(良性31例,恶性7例)组织中的VEGF蛋白表达情况与微血管数量(MVQ),显微镜下观察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V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6%(25/31)和1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的MVQ平均值(46.3±8.6)高于阴性组(23.9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的表达与MVQ值相关(r=0.75,P<0.01).结论 VEGF在脑膜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脑膜瘤血管的形成.脑膜瘤VEGF表达、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对术后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抽吸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21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CT定位下,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抽吸,灌注尿激酶溶解血块并作引流.结果 14例患者术后2d复查CT证实血肿基本消失,7例3~4d后血肿基本消失.均获临床治愈,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出血.结论 微创穿刺结合腔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46例,发生率为8.07%.治愈41例(89.1%),缓解3例(6.5%),死亡2例(死亡率4.4%).结论 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减少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6.
王波  何明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52-152
<正>患者男,25岁。主因突发上腹部疼痛9h入院。9h前饱食并饮酒后突发上腹部疼痛伴腹胀、恶心,呕吐一次为少许胃内容物。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腹平片示可见大量肠管积气。查血常规,白细胞24.3×109/L。以腹痛原因待查,急性  相似文献   
67.
[摘要]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治疗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或红霉素)、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及降血压药等对症治疗.并注意卧床休息及低钠盐饮食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肾炎康复片,连用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1 h 尿红细胞排泄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临床疗效。结果 肾炎康复片能显著减轻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由(223+ l14)mg/24 h 降到(107+51)mg/24 h,P<0.01]及l h 尿红细胞排泄率由[ (32±6)× 104/h 降到(12±5)× 104/h,P<0 01],且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炎康复片,可以阻止急性肾小球肾炎小儿患者蛋白尿及血尿的迁延,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康复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37基因的结构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从62份被证实为临床HCMV感染的新生儿尿液标本中分离获得3株低传代临床病毒株,经多重PCR鉴定后分别命名为HCMVD2、D3和D52。对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HCMVUL137基因全序列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克隆,构建HCMVUL137-pMD18-T重组质粒;基因测序;将HCMVUL137基因序列呈报GenBank,并进行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从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HCMV患儿体内分离3株HCMV临床病毒株。克隆测序后呈报GenBank并被收录,收录序列号分别为:DQ180388、DQ180376、DQ180360。通过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低传代分离株UL137基因DNA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6.91%~100%之间.其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均由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同源性在90.63%~100%之间,超半数的变异发生在第61~81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编码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包括PKS、MYS、cAMPs三类,其中4个PKS和44~49位的MYS高度保守,cAMPs位点仅在5株病毒出现;编码蛋白等电点在11.50~12.00之间,呈强碱性。【结论】广州地区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UL137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定多态性。提示HCMVUL137ORF可能是-个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69.
汶川地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华西医院收治的地震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和对策。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死亡病例数据记录,对死亡的年龄分布、创伤病因种类及救治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截至2008年6月12日共收治2702例伤病员,死亡27例。在地震相关死亡病例中,高龄(≥70岁)、重型颅脑外伤和非外伤原发基础疾病导致的死亡最多。≤1d的死亡与现场急救及转运不当相关,≥1d的死亡与基础疾病相关。结论 对70岁以上,尤其是伴发非外伤原发基础疾病的伤员,应加强关注。ICU医师参与院前、院内各专科的现场危重伤员筛查与紧急处置工作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69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6例),其中西药对照组50例,西药观察组50例,中药对照组33例,中药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针刺辅助治疗,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四肢肌力、神经功能[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西药、中药观察组四肢肌力明显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CV、SCV明显升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IL-10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