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去阿片化麻醉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12月行泌尿外科短小手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去阿片化麻醉组(F组)和瑞芬太尼麻醉组(R组),每组30例。F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R组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后(T2)、麻醉诱导后10 min(T3)、喉罩移除前(T4)、喉罩移除后(T5)的HR、SBP、DBP和BIS。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术后30 min、24 h VAS疼痛评分分级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R组T1—T4时HR明显减慢,T1—T5时SBP、DBP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AMD3100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迁移和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迁移法和黏附试验分别检测体外G-CSF、AMD3100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G-CSF质量浓度为200 μg/L、AMD3100质量浓度为0.5 mg/L时MSCs增殖能力最强;在G-CSF质量浓度为200 μg/L、AMD3100质量浓度为0 mg/L时MSCs迁移能力最强;在G-CSF质量浓度为200 μg/L、AMD3100质量浓度为0.5 mg/L时MSCs黏附能力最强.结论 体外G-CSF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呈促进作用,而AMD3100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 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L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联合LFCN阻滞,P组患者单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记录两组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min(T1)、10min(T2)和20 min(T3)时的静息与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及摆放蛛网膜下腔阻滞体位(T4)时的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h静息与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羟考酮用量.结果 两组T1~T3时静息VAS疼痛评分均低于T0时(P<0.05),T1~T4时活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T0时(P<0.05).PL组术后6、12、24、48h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P组(P<0.05).PL组术后48 h内PCA泵有效按压次数、PCA泵总按压次数及羟考酮用量均少于P组(P<0.05).结论 与单用PENG阻滞比较,加用LFCN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我院用兰州制药厂生产的硝酸铈磺胺嘧啶银乳剂治疗烧伤186例,取得较好疗效。一、临床资料:男124例,女62例,年龄4个月至60岁,其中烫伤128例,火焰烧伤47例,电烧伤5例,酸及碱烧伤各3例,烧伤至就诊时间为2小时~14天,烧伤面积占4~64%,创面深度以Ⅱ°为主,少部分为Ⅱ~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天治疗组鞘内注射rMSCs,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或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造模后2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4、7、14、21、28天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经5-溴-2-脱氧嘧啶(BrdU)标记rMSCs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rMSCs治疗组(P<0.05)。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加黄芪治疗组较rMSCs治疗组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减轻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后1天就出现在脑组织,并表达NSE与GFAP。rMSCs加黄芪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多于rMSCs治疗组(P<0.05),NSE阳性率移植后1、7、14天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GFAP阳性率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结论:鞘内移植rMSCs是治疗大鼠HIBD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HIBD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与OX40-OX40配体(OX40L)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16只ApoE-/-小鼠作为手术组,应用颈动脉硅胶圈植入法快速制作斑块模型;另选16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中NFATc1表达,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淋巴细胞NFATc1、OX40及OX40L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NFATc1在手术组颈动脉斑块中显著表达,而在对照组中不表达;手术组NFATc1、OX40、OX40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poE-/-小鼠NFATc1与OX40、OX40L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8、0.964,P<0.01).结论 NFATc1与OX40-OX40L在AS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FATc1可能是受OX40-OX40L调控的下游分子.  相似文献   
77.
微创法超薄皮瓣式皮肤扩张法在面颈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探索一种高效的面颈部皮肤扩张方法。方法:选用长导管薄壁扩张器,经微创切口作潜行超薄皮瓣式皮下间隙剥离并埋入扩张器,术后2~3天进行快速扩张,完成扩张后制作超薄扩张后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结果:42例共117个扩张部位均顺利完成注水扩张,Ⅱ期手术的超薄扩张后皮瓣回缩率低、回缩力小,修复术后面部表面平坦,颌颈角正常。发生血肿、炎症.皮瓣部分环死、扩张器外露共9个部位,经治疗全部得到控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7%。结论:超薄皮瓣式皮肤扩张法用于面颈部瘢痕治疗效果优良,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8.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的感染与HIV感染具有相互促进、彼此协同的关系。为了解艾滋病/梅毒在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中的流行现状,我们于2009年4~6月对苏北地区建湖县娱乐场所FSW进行了艾滋病/梅毒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掌握建湖县娱乐场所商业性行为小姐基本情况及STD/HIV感染情况、危险行为,为实施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目标人群作STD/HIV监测,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目标人群的人口学、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是否吸毒、自愿咨询检测,求医行为、是否接触干预措施等。结果:在被调查的400人中,20~24岁占53.5%,初中文化占72.25%,梅毒、淋病、支原45/衣原体、尖锐湿疣感染率分别为4.75%、2.75%、14.25%、3.25%。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及传播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2.5%、75.5%,每次用安全套、自愿HIV检测、最近注射毒品率总体较低、接触干预措施1条以上比例分别为70.75%、63.5%、1.5%、86.5%。结论:只有强化高危行为的认知,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才能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在娱乐场所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80.
歌舞厅从业人员STD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性传播性疾病 (STD)在歌舞厅从业人员中的流行现状 ,我们于 1998年 12月对全县 10 0名歌舞厅从业人员进行了STD监测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与内容 县城歌舞厅管理和服务人员为监测对象 ,以卫生部颁发《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重点防治的 8种疾病为监测内容。1 2 监测方法 由县文化部门负责组织 ,县皮肤病防治院组建体检组 ,在对监测对象详细体检的基础上 ,行淋球菌培养、梅毒血清学检测、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和艾滋病毒抗体检测。1 3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按有关标准〔1〕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