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钢板置钉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钢板寰椎侧块置钉可行性及置钉技术参数。 方法 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解剖测量,并模拟置入寰椎侧块螺钉,测量并获得置钉的技术参数。 结果 椎动脉孔内侧壁距离中线23.2 mm。寰椎后弓与寰椎侧块移行处内侧壁距离中线距离13.2 mm。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置钉点距离上关节面前缘6.2 mm,距离寰椎中线20.0 mm。上位螺钉长21.5 mm,于矢状面上成角范围向上1.5°~向下11.6°。寰椎侧块下位螺钉置钉点距离下关节面前缘8.9 mm,长15.2 mm,最大下倾角为20.7°,距离椎动脉孔内侧壁1.9 mm。距中线17.6~23.2 mm的侧块为JeRP钢板侧块螺钉置入的相对安全区域。 结论 寰椎侧块置入上下位螺钉具备可行性。置钉点及钉道方向必须根据患者术前的三维CT数据做最终的决定。上位螺钉置钉角度应宁下勿上,下位螺钉置钉角度应宁内勿外。  相似文献   
32.
自2002年4月至2003年11月,我们采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12例胸腰椎肿瘤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背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已广泛应用于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治疗,以往采用的方法是在脊髓圆锥水平将L1或L1+T12全椎板切除,对解剖结构的破坏较大,远期有导致脊柱畸形的可能。 目的:观察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后椎板原位回植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8-01/2011-01采用后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29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使用摆锯将相应节段椎板完整截取后再行原位回植,以指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观察治疗前后双下肢肌张力变化,通过复查X射线片、CT,观察回植椎板融合情况、椎管形态以及腰椎稳定性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双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平均降低Ⅱ~Ⅲ级,末次随访时回植椎板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明显椎管狭窄、脊柱失稳等相关并发症。提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效果确切,此方案能充分暴露椎管,术后能重建椎管完整性,同时也能有效预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后瘢痕粘连、脊柱失稳等并发症。关键词:椎板原位回植;脑性瘫痪;内固定;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脊柱稳定性 缩略语注释:SPR: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13  相似文献   
34.
Irreducibleanterioratlantoaxialdislocationwithventralspinalcordcompressionpresentsadifficultsurgicalchallenge.Nowasagenerallyacceptedoptionforthiscondition,decompressionthroughtransoralapproachhastobefollowedby anotheroperationwithinstrumentationandfusionofthe uppercervicalspinetoachievesegmentalstability.HarmsandKandziora1havedescribeddirectinternal platefixationsthroughtransoralapproach,buttheplate adoptedbyHarmsdidnothavealockingmechanism andtheplateusedbyKandziorafailedtoachieve immediate…  相似文献   
35.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寰枢水平的颈脊髓损伤症状。19例为单纯齿状突骨折,65例合并寰枢椎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骨折线类型、伴随损伤和骨质情况,58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A组),26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B组)。结果: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A组58例患者54例获得骨性愈合,4例纤维性愈合,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B组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结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应根据齿状突的骨折线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可保留颈椎的正常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重建技术、数字化影像学处理技术、三维( three-dimensional,3D)仿真虚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技术、人体骨骼快速建模和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骨科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及时、临床治疗的精确有效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相关的疗效预测和基础研究开拓了新天地.作为骨科领域中所涉及解剖结构最为复杂的脊柱外科,尤其受益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将脊柱外科领域运用的主要数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离体家猪标本进行电阻抗测量,为使用生物电阻抗测量法区分不同的组织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在5Hz-13MHz频段内,分别对家猪的脊柱皮质骨、松质骨以及周围软组织等三种组织进行阻抗值和相位角的测量,分析其频谱特性。结果在5kHz-1MHz频段内,家猪的这三种组织的阻抗值变化较小,组织间的阻抗差值较为恒定。在整个频段内,皮质骨与松质骨相位角的变化趋势呈高相似性(p=0.988),而与软组织相位角的变化趋势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p=0.000)。结论 10-200kHz频段是可以用来很好地区分家猪的这三种组织,是运用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组织定位的合适频段。  相似文献   
38.
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C型臂X线透视电子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腰椎滑脱4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型性改变等原因引起的腰椎失稳患者11例,共15例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完成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共植入椎弓根螺钉68枚,术后进行X线平片及CT薄层扫描掌握螺钉的方向和位置.结果68枚椎弓根螺钉均未穿破椎弓根,椎弓根螺钉的方向、深度、位置均相当理想,全部病例无硬膜、神经根损伤.结论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避免椎弓根螺钉植入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用于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TARP系统治疗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患者35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枕颈交界区CT扫描及MRI以评估局部畸形及颈脊髓腹侧压迫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评估术前术后脊髓损伤及恢复情况。术后3、6、12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评价内固定效果及融合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MRI示颈脊髓腹侧压迫均有明显减轻,延髓脊髓角术后平均增加约29.7°,31例(89%)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4例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寰枢椎再脱位、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TARP系统可对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合并腹侧颈脊髓压迫进行一期减压、复位及内固定,是枕颈交界区畸形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