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861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407篇
预防医学   619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602篇
  12篇
中国医学   547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郭云云  王晶  范玲 《护理学杂志》2021,36(10):95-98
目的 评价不同脐部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脐部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国/美国临床注册中心,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独立筛查,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90 320例新生儿.网状Meta分析显示,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方面,4%氯己定消毒>涂搽母乳>自然干燥法>70%乙醇消毒.在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方面,涂搽母乳>自然干燥法>70%乙醇消毒>4%氯己定消毒.结论 4%氯已定消毒对降低脐炎发生率显示出一定优势,而在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方面,涂搽母乳成为最优选择的可能最大.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寻找安全有效的脐部护理方法,既能降低脐炎发生率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雌激素 (17β 雌二醇 )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 ,观察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 (1μmol/L、10 μmol/L和 10 0 μmol/L)对oxLDL(4 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 17β 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 70 %~ 93% ,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 ,17β 雌二醇 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6 .98%~ 8.6 3 % ,10 0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2 .94%~ 4.85 %。结论 :17β 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向量效关系 ,有利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单侧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VSMp)对动脉血压(AP)、心率(HR)、肾灌流压(PPk)的影响及与L-谷氨酸(L-Glu)升压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有关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 (1)VSMp内微量注入L-Arg(40~100nmol),AP和HR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生理盐水注入后的变化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如预先注入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L-Arg的降压效应被衰减。(2)VSMp内微量注入L-Arg(100nmol),PPk与AP同步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VSMp内微量注入L-Glu(350nmol),AP上升。如预先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雌二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10和100μmol/L)对oxLDL(4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70% ̄93%,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应关系,17β-雌二醇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lncRNA(HOTAIR)/miR-206/TAGLN2信号轴调控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系TPC-1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OTAIR、miR-206和TAGLN2的表达;构建miR-206过表达和HOTAIR低表达的TPC-1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实验检测TPC-1细胞系的侵袭能力。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PTC组织中HOTAIR表达量增加2.48倍,miR-206-5p表达量降低至0.6,TAGLN2及其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过表达miR-206后,TPC-1细胞中TAGLN2的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且TPC-1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了抑制。敲低HOTAIR后,TPC-1细胞中miR-206表达增加,TAGLN2表达降低,同时TPC-1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降低HOTAIR的表达水平,可促成miR-...  相似文献   
56.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分割问题中感染区域具有高变异性以及病灶与背景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反向注意力的COVID-19感染分割网络。首先,利用残差网络作为主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全局上下文聚合策略对不同层次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粗略的分割结果;其次,在网络瓶颈处添加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利用空洞卷积与多核池化增强网络分割不同尺度病变的能力;最后,设计一种级联结构的反向注意力模块,利用互补区域的细节特征增强背景与目标的对比度。本文方法在COVID-19 CT分割测试集上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分别达到0.714、0.700和0.958,误检和漏检区域明显减少,细小病灶的分割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7.
1997年7月吉林市永吉县河湾子镇三个自然屯有80多人因食用伪劣酱油发生中毒,发病人年龄不等,死亡一人。主要症状:烦躁,抽搐,口吐白沫,乏力,血压6—8KPa,呈休克状态,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我们对屯中一家酱油房私自生产出售的酱油取样,同时对食用这家...  相似文献   
58.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揭示PD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实验结果:缺氧培养时内皮细胞胞浆VEGF水平上升;不同剂量的PDGF在常规或缺氧培养条件下均能增加内皮细胞VEGF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PDGF可能通过直接促血管形成生长因子的介导作用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9.
为观察骨骼肌血管的紧张性活动,本室曾使用过离体标本[1],但离体标本不宜于观察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血管紧张性的影响。本模型即为观察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对骨骼肌血管紧张性支配而研制的。1材料与方法1.1材料Wistar大鼠10只,300...  相似文献   
60.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在繁多的疗法中,当以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疗效最佳,但仍有2-15%手术失败。我们经多年探索、改进,从筛骨纸板处打口,计放筛窦,继而完成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使该手术简单易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作者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2月,共做此种手术35例(暂定名为泪囊、筛窦鼻腔粘膜吻合术),全部成功,特予以介绍。在35例中,男2例,女3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右侧6冽,左侧万例,双例4例。术前全部病例均有溢泪或溢脓史,冲洗泪道不畅。病程最短1牛,最长13年。手术方法:麻醉同泪囊摘除术,患侧鼻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