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 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现状、特点和规律性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350例患者的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 350例患者总检出阳性率58.86%,单一感染阳性率44.29%,重叠感染阳性率14.29%.男性171例阳性率53.80%,女179例阳性率63.69%.结论 FQ-PCR可以作为检测NG、CT和UU的有效手段,在性传播疾病中,NG、CT、UU占有一定比例,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3月克罗恩病(CD)患者78例为CD组,7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UC组,另选取同期行肠镜检查的5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CD组、UC组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PDCD4 mRNA表达水平;按简化CD活动指数(CDAI)将CD患者分为轻度CD活动组(24例)、中度CD活动组(28例)、重度CD活动组(26例),依据Mayo评分将UC患者分为轻度UC活动组(23例)、中度UC活动组(30例)、重度UC活动组(25例),比较不同活动度CD与UC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PDCD4 mRNA表达水平;分析CD、UC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与PDCD4 mRNA的关系。结果:CD组、UC组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DCD4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CD/UC活动度增加,CD/...  相似文献   
103.
例1男,14岁,因胸部枪弹伤4h入院。查体:脉搏128次/min,血压84/50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一弹伤入口,未见出口。X线摄片示心影范围内有一金属异物,心包腔内大量积液。术中见心包腔内大量积血,心包腔内未见弹片;右室前壁有一伤口,检查右室、右房内未见弹片,室间隔也未见伤口。手术处理心包积血,缝合右室前壁伤口。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二尖瓣后乳头肌处有-3mm强回声,伴彗尾征,室间隔无回声中断,也无过隔血流信号,无二尖瓣返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二尖瓣后乳头肌处强回声为金属异物(经了解,此枪弹是一种铅质的弹丸,约3mm大小)。超声随访10年,乳头肌处原强回声稍增大(4mm),二尖瓣有轻度返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凉血法联合西医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1例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给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解毒凉血法中药汤剂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体温正常、肝脓肿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中西医组在第1周时肝脓肿直径缩小的患者比例为85.0%(17/20),高于对照组的58.5%(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cDDDs)为23.48±15.07,对照组为33.52±2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3周时与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组淋巴细胞计数上升、NLR明显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第1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105.
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西医证治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索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09年5月15日~6月4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动态观察,并开展了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7.8岁;3例以发热、3例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发病体温37.3℃~38.5℃,体温最高为39.4 ℃;发热持续时间最长者为5天;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流涕、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轻;中医证候表现表卫症状较轻,内热偏重,多伴有咳嗽、咽部红赤和目赤等,辨证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袭表证.结论现阶段北京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疫情表现较温和,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也较季节性流感为轻.中医风热袭表证候常见,辨证应用麻杏石甘汤、桑菊饮为主有一定疗效,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缩短流感病程.  相似文献   
10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呈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与生殖和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病症.近年来随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检查方法的进展,无论在诊断上还是在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在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0)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于MCAO前1h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SF100mg/kg、50mg/kg、20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观察各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学评分,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及Western—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学改变,SF100mg/kg、50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各用药组间无明显差异。SF100mg/kg、50mg/kg、20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TUNEL阳性细胞率(%)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假手术组未见p—p38MAPK表达,缺血再灌注组p—p38MAPK显著增高,SF100mg/kg、50mg/kg、20rag/kg对脑组织总p38MAPK表达影响不明显(P〉0.05),主要下调p—p38MAPK表达。结论阿魏酸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地坛医院1999-2006年收治的1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调查其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角膜色素环等.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有明确或可疑家族史,多数患者以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8例患者就诊时即为肝硬化;2例患儿起病即为重型肝炎.9例患者进行铜蓝蛋白检测,100%阳性:8例患者发现角膜色素环,阳性率达88.89%.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起病隐匿,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儿童不明原因的肝病等,筛查血清铜蓝蛋白、角膜色素环有助于确诊本病,另外本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应对确诊病例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IL-2受体(IL-2R)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宫颈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宫颈鳞状细胞癌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组)和50例体检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3组受试者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和宫颈脱落细胞中IL-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中IL-2、IL-2R、STAT5a和STAT5b mRNA水平。另外,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病理科石蜡包埋的慢性宫颈炎组织35例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87例(高分化30例,中分化42例,低分化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2、IL-2R、STAT5和磷酸化STAT5(p-STAT5)蛋白的表达。结果 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患者HPV16/...  相似文献   
110.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我国HBV携带者高达10%。对乙肝疫情适时监测有助于掌握感染模式的变迁,了解人群HBV的流行特点,为有效控制感染、制定防疫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对来我院体检的职工资料进行统计,将HBV血清标志物反应模式分析汇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