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87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意外发生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约9.1/10万[1],多数预后不良[2,3],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是处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4]。由于颅内Willis动脉环前半部位动脉解剖结构特点,前循环动脉瘤(anterior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2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均Simpson分级Ⅱ级切除,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切除嗅沟脑膜瘤,切口小、骨瓣小,可充分显露肿瘤基底,对额叶脑组织及额底静脉血管、嗅神经等骚扰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回顾分析4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UPASSⅡ)治疗(A组)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SINO)治疗(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复位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4.
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 (rCBFV)的改变是急性脑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笔者采用大鼠脑创伤模型 ,探讨脑创伤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 4 0只 ,体重 (2 30± 30 )g ,随机分为伤前及伤后 30min、1,3,6 ,8,12 ,2 4h 8个时相点 ,每个时相点 5只大鼠。2 .动物模型制作 :脑创伤模型采用改进的Feeney方法[1 ] :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后 ,暴露顶骨 ,在人字缝前 2mm、中线左侧 2mm处钻孔。将直径为 3.5mm的撞杆置于硬膜外 ,撞杆突…  相似文献   
75.
<正>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口发展新机遇,培育人口发展新动能,发挥新时代人口红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总量增速有所放缓,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76.
目的:回顾性比较后腹腔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术(LNU)与开放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术(ONU)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Glison切口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LNU,46例行0Nu,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时间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U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NU组,LNU组和ONU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0%和73.7%(P=0.6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Glison切口治疗上尿路上皮肿瘤创伤小,安全有效,可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控制效果,可部分替代开放性上尿路上皮肿瘤根治术。  相似文献   
77.
肾脏放线菌病临床极少见 ,多被误诊为肾肿瘤并施行肾切除手术。 2 0 0 2年1月 10日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13岁。右腰部酸胀 2周 ,寒颤、发热 3d就诊 ,经CT检查诊断为“右肾实性占位病变”收院。体温 4 0℃ ,无血尿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浮肿。患儿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缺损 0 .8cm) ,为膜周部型 ,未手术。否认外伤及其他相关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 :发育尚可 ,营养稍差 ;腹部外形正常 ,右侧腹部有轻微压痛 ,肌紧张 ;右背部较僵硬 ,活动受限。B超示右肾中下极实性占位病变 ,7cm× 7cm× 6cm ;肝、脾明显增大。IVU示…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PDE5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美国Amb ion公司提供的设计软件设计并合成人PDE5基因的siRNA序列,合成3对PDE5 siRNA和1对阴性对照siRNA,转染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同时设定空白转染组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24、48、72、96 h)点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cGMP浓度变化,观察PDE5 siRNA对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cGMP的影响。结果:siRNA1、siRNA2和siRNA3转染后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GM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在转染后72 h最为显著,siRNA1、siRNA2、siRNA3、阴性对照siRNA和空白对照组cGMP测定值分别为:5.89±0.19、3.52±0.16、2.88±0.08、0.72±0.12、0.60±0.16 pmol/m l,siRNA1组明显高于siRNA2、siRNA3组(P<0.05)。结论:体外化学合成的PDE5 siRNA能有效地增加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cGMP的水平,不同序列siRNA增加cGMP水平的能力不同,为ED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9.
纵折磨牙的保存修复(附11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存纵折磨牙的临床疗效,扩大保留的适应证,提高保存的成功率。方法:拔除纵折较小的牙折碎片后,行龈切术或牙冠延长术暴露根断面后冠修复;或用金属结扎丝口内结扎牙折片后冠修复。结果:112例纵折磨牙,修复1年后成功101例(90.2%),良好9例(8.0%),失败2例(1.8%)。结论:纵折磨牙的修复中,以斜折至4mm以内,可以通过龈切术或牙冠延长术暴露折断面,而后全冠修复最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排除或减少肿瘤同侧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探讨移植肾同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同侧自体肾盂或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患者。患者麻醉后,先取截石位,德国产RevoLix 2μm激光工作镜置入膀胱,输尿管导管引导作为标志,输尿管开口为中心,直视下激光逆行切割(功率40 W),依次切开并通过输尿管壁段后,向输尿管近端切除6 cm左右,而后取健侧卧位,常规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在处理完肾动静脉并肾完整游离后,调换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十二肋下腋后线Trocar内,向下观测找到并提拉输尿管保持一定张力,用超声刀沿输尿管周围组织游离,勿损伤其外侧的移植肾,边游离、边牵拉即可将已经切除的输尿管远端及部分膀胱从盆腔底部拉出,扩大十二肋腋后线切口,将原肾及输尿管部分膀胱完整取出,如果认为输尿管肿瘤粘连较重不能完全游离此段输尿管,也可经腹直肌旁开一小口经腹取出切下的组织。患者均保留尿管2周以上再拔除。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10~290 min,术中出血量约50~200 mL,仅1例女性患者术后18 h继发出血,二次手术止血,平均住院天数10.5 d。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移植肾同侧自体泌尿系肿瘤与以往常规手术相比,最大优势为在降低了损伤移植肾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从而降低了术者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而且易掌握和操作;对患者则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