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北京、浙江、江苏及湖北等地区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65株铜绿假单胞菌,PCR方法检测5种AMEs基因。结果165株铜绿假单胞菌111株检出AMEs基因,总检出率为67.27%,各种AMEs基因检出率分别为:aac(3)-Ⅱ28.48%、aac(6′)-Ⅰ24.85%、aac(6′)-Ⅱ32.12%、ant(3″)-Ⅰ26.06%和ant(2″)-Ⅰ31.52%,各地区AMEs基因型有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部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AMEs基因携带率高;各地区AMEs基因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2.
阴沟肠杆菌喹诺酮类耐药qnr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药物作用靶位的变异、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或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细菌体内浓度降低,这两种耐药机制由染色体介导引起,不具有水平传播性。最近Martine-Martinez L等发现了一个可编码喹诺酮耐药的多重耐药基因咿,qnr,qnr基因是由可接合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作用机制是其编码的蛋白质对喹诺酮类药物靶位点的保护,从而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本文对2003年9月—2005年6月解放军98医院分离的44株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53.
54.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较高,每年卒中发生率为8%,对于抗血栓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达51.7%。MCA狭窄的积极治疗方法应是重建狭窄血管,使之在还没有完全闭塞前恢复正常血流。近年来我们通过应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虚拟支架技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直接数字化摄影(DR)在婴幼儿胸片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DR与传统X线拍摄的婴幼儿胸片各180份。对比两组胸片的质量、清晰度。结果:观察组的胸片质量与清晰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具有质量高、清晰度高、受照射剂量小等优点,对小儿胸片痰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6.
联合检测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转铁蛋白 (TRF)、IgG和α1 微球蛋白 (α1 M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和阳性组的尿微量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分别为 (1.65± 0 .78)mg/mmol、(0 .2 2± 0 .19)mg/mmol、(1.2 1± 0 .62 )mg/mmol、(0 .98± 0 .45 )mg/mmol) ,且尿蛋白定性阳性组的尿微量蛋白较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单项检测尿微量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阳性率较低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 ,四联检测阳性率可达 92 .8%。结论 :联合检测尿MA、TRF、IgG和α1 MG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皮下注射后药代动力学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9例,其中14例患者接受肝素钠6250U,15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4 100U(速避凝0.4ml)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前及注射后30min,1、2、4、8、12h测血浆肝素浓度(Hep),Xa因子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肝素皮下注射后30min即可见到血浆中肝素浓度上升,作用高峰时间为4h,8h时基本恢复正常(P<0.01)。血浆肝素浓度从小于0.01U/ml上升至4h的0.11U/ml(平均)。同时PT、TT、APTT也同步上升。肝素与PT、TT、APT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723、0.708(P<0.0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血浆Xa因子浓度上升较为平稳,1h与8h时的Xa因子浓度无明显差异,12h时血浆申仍有一定浓度的Xa因子,于用药前相比P<0.05。但PT、TT、APTT基本不变,与血浆Xa因子无明显关系。结论肝素皮下注射后,其药代动力学变化比较快,对凝血因子影响较大,但不稳定,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血浆中Xa因子的变化较为稳定,对凝血因子无明显影响。在皮下注射时应首选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L型红腰豆凝集素(L-PHA)结合率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测定50例正常人、103例原发性肝癌、22例肝硬化、36例慢性肝炎、18例急性肝炎和1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16.01±5.4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0±2.53)%(P<0.01),且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肿瘤组轻度增高,而急性肝炎组未见显著性改变。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测定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的TEM基因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分A、B、C 3段扩增TEM基因,并对A、B、C 3段扩增产物进行四色荧光标记全自动测序. 结果来源于呼吸道(痰)的3株Kpn和分别来源于呼吸道(痰)、泌尿道(尿)、胆道(胆汁)和分泌物中的11株Eco测得的TEM序列完全一致. 结论被检测的来源于不同病灶、不同菌种(Kpn与Eco)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含同种TEM的质粒.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硬皮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和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硬皮病患者标本和正常人标本进行血小板生长因子的检测。结果 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 PDGF-AB含量为1586.4±683.7pg/ml;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为476.8±160.8pg/ml。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PDGF-A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P<0.01)。结论PDGF水乎的检测对硬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