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LB(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单分子膜复合高技术,由于LB膜具有厚度精确可控、排列规则等显著特点,使之成为研制新型生化传感敏感膜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LB膜在生化传感器,包括气敏传感器、离子敏传感器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上述各类LB膜传感器研制的最新进展以及其结构、特性,分析了LB膜作为敏感膜的优点及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2.
医用传感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医用传感器技术也在近些年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渐向智能化、微型化、多参数、可遥控和无创检测等方向发展。现就医用传感器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3.
睡眠脑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睡眠脑电是研究睡眠的重要且有力的工具。本文在阐述睡眠与脑电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非线性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混沌与分形及复杂性在睡眠脑电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4.
探讨大脑对时间信息的处理过程,考察了大脑在由声音标记的时间间隔长短感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变化,从电生理角度揭示出大脑对时间这一信息的处理过程。实验包括无任务和间隔长短辨识任务,间隔长短辨识任务要求受试者在两种时间间隔(四个声音信号)结束后进行长短判断。结果发现无任务状态下各声音信号诱发的听觉诱发电位与正常的听觉诱发电位无显著性差异。而间隔长短辨识任务的结果表明,时间间隔判别任务中待判别间隔(第二个间隔)较给定间隔(第一个间隔)短时,在两间隔结束时即第四个声音信号的诱发电位与无任务实验的结果出现显著变化,在200ms-300ms左右诱发出一个明显的正峰,称其为P250(因峰值出现在250ms左右),同时,此声音诱发的P2显著被抑制,甚至消失;但是待判别间隔较给定间隔长时,则无显著性差异,原因在于在较长的第四个声音信号结束之前大脑已经判断完毕并作出了决策,从而无法诱发出P250。提示大脑对时间信息的比较判断引发了一个新的电位P250。  相似文献   
13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指将经过集成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进行合成,形成对外部环境某一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经过集成与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能完善地、精确地反映环境特征。本文从传感器模型、多传感器集成系统模型和框架、多传感器集成系统的控制结构、信息融合的层次和方法等方面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列举了该技术具体应用的几个实例,并指出其在疾病诊断、人工味觉和嗅觉检测等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6.
睡眠脑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脑电是研究睡眠的重要且有力的工具。本文在阐述睡眠与脑电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非线性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混沌与分形及复杂性在睡眠脑电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陇药黄芩饮片性状及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对经红外辐射、晒干、阴干、60℃烘干处理的陇药黄芩进行切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芩饮片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评价。结果 建立了28批不同加工处理的黄芩饮片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色谱峰,结合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类,采用相对差距和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加工方法为黄芩鲜药材经105℃红外辐射10 min,切制1~2 mm薄片后阴干。4种指标性成分含量除黄芩苷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3种成分含量及总量均高于传统加工。结论 黄芩鲜药材经红外辐射后鲜切加工可代替传统加工方法,为黄芩趁鲜加工方法改进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脊柱融合是治疗脊柱侧凸的基本方法。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质在融合后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功能异常。本文研究脊柱侧凸患者脊柱融合手术前和手术两年后背部肌肉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集和分析18例脊柱侧凸患者脊柱融合手术两年后背部四对肌肉的肌电信号,得到信号和平均方根值、中频值和肌电包络等参数,并和手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两年后,病人肌电的幅度增加、中频值下降,同时部两侧肌电包络的对称性降低。结论 手术两年后患者背部肌肉的各项肌电参数发生的变化和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特征一致,表明融合术两年后,脊柱侧凸患者的背部肌肉已经出现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