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观察叶氏肾衰甲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叶氏肾衰甲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清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5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积分值下降不显著(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UN、U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e GFR水平显著上升(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r、e G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血清TGF-β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氏肾衰甲方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可减少蛋白尿,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脏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中不同观察时间内肺静脉传导急性恢复的发生率,并评价再次电隔离术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6·4±12·3(45~73)岁;随机分为三组行CPVI,组A实现肺静脉电隔离不予观察,组B电隔离后观察时间30min,组C电隔离后观察时间60min,评价肺静脉传导恢复发生率并对其再次行电隔离术。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消融术。组A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组B和组C。肺静脉隔离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三组中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B左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8例(25%),60min电位恢复共10例(31·2%);右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6例(18·8%)。组C左肺静脉隔离后30min传导恢复9例(30%),60min传导恢复共11例(36·7%);右肺静脉隔离后30min7例(23·3%)传导恢复,60min共8例(26·7%)传导恢复。平均随访6·7±2·3(4~9)个月,组A17例(60·7%)、组B27例(84·3%)、组C26例(86·7%)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P=0·04。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肺静脉传导急性恢复率为30%左右,多数发生在肺静脉隔离后30min内,再次电隔离术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72岁,已婚。主因“劳力后心悸、气短40年,加重伴少尿、下肢浮肿2年,黑便1个月”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1966年因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就诊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1997年于阜外医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常规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近半年来剂量3mg 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 atio,INR)2~2.5。2年前心慌气短加重,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并逐渐加重,经检查发现“三尖瓣大量返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4.
实验旨在测定绵羊植入前胚胎在304不锈钢罐孵育器内的发育能力,为建立稳定的胚胎体外培养环境提供研究基础。本试验以绵羊孤雌激活胚胎和体细胞克隆重构胚作为测试样品,以不锈钢罐和MIC-101孵育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在不锈钢罐中培养效果同MIC-101相比,孤雌激活胚胎第7 d囊胚发育率达26.45%vs 24.84%(P>0.05);重构胚第7 d囊胚发育率达16.07%vs 16.84%(P>0.05)。结果表明,在密闭的304不锈钢罐内,气体环境和湿度水平保持稳定,符合绵羊早起胚胎体外培养所需环境。304不锈钢罐组合标准混合气体和恒温箱,是一种价格适宜、环境稳定、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孵育系统。  相似文献   
45.
①患者,男性,56岁.因阵发性房颤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而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房间隔穿刺后置入Lasso电极导管.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中药壳脂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鸭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采用先天感染DHBV(鸭乙肝病毒)的广东麻鸭并高糖高脂饲料填饲,建立鸭乙型肝炎合并NASH模型。实验共分为9组,模型组:恩替卡韦+壳脂胶囊高(M1)、中(M2)、低剂量组(M3),壳脂胶囊高(M4)、中(M5)、低剂量组(M6)及恩替卡韦模型组(M7);对照组:病毒对照组(D1),恩替卡韦对照组(D2)。模型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壳脂胶囊、单用壳脂胶囊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恩替卡韦治疗,治疗21天。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21天(T21)检测鸭血清ALT、AST、γ-GT、ALP等肝功能指标以及TC、TG、HDL-C、LDL-C、Glu等糖脂代谢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鸭血清DHBV DNA;检测鸭肝内TC、TG和肝组织内DHBVDNA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后恩替卡韦+壳脂胶囊组(M1、M2、M3)与恩替卡韦模型组(M7)比较,无论血清DHBV DNA还是肝内DHBV DN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恩替卡韦对照组(D2)与恩替卡韦模型组(M7)比较,抗病毒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恩替卡韦联合壳脂胶囊抗病毒、降脂治疗后,鸭肝脏炎症及脂肪变程度较病毒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壳脂胶囊/CHB合并NASH鸭治疗后能改善肝脂肪变,提高其抗病毒应答率。  相似文献   
47.
全国名中医叶景华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曾任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和中医科主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被确认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叶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秉承"熟读经典勤临床,发皇古义创新说"。对肾病的研究尤具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如今年逾八旬,仍勤诊不倦,带教后学。笔者跟师时间不长,获益良多,现通过几则病例将叶老对肾病蛋白尿的认识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以示同道。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应用含钙1.25mmol/L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HD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连续2次血iPTH〈100pg/ml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含钙1.5mmol/L透析液)和治疗组(含钙1.25mmol/L透析液),每组各30例,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前、研究后l、3、6个月等不同时期患者血iPTH、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另外,选择使用含钙浓度1.5mmol/L和1.25mmol/L透析液进行MHD的患者各20例,检测单次透析前、透析结束时以及下次透析前的血清校正钙、磷和iPTH浓度。结果:(1)治疗组单次透析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iPTH浓度较透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上述血钙和iPTH浓度无明显变化;(2)透析后治疗组血清校正钙和钙磷乘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iPTH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1个月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较治疗前开始下降,3个月后进一步下降,P〈0.05,6个月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iPTH水平1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4)对照组治疗后1、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iPTH〈100pg/ml MHD患者应用含钙1.25mmol/L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能较好地控制其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水平,有效地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近6年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卵巢癌分子成像研究文献,采用Bicomb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高频主题词分布情况、不同分子成像技术及主要示踪剂的发文情况。将出现频次≥4次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树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章171篇,分别发表在88种期刊上,其中54篇(31.58%)发表在核心区的7种期刊上。有15人发表相关文献至少2篇。PET分子成像方面的文章共97篇(56.7%)。主要用于临床研究的分子示踪剂为~(18)F-FDG和~(99)Tc~m。高频主题词共37个,经聚类分析得出近6年卵巢癌的分子成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卵巢癌的分子成像诊断、疗效监测及肿瘤代谢、肿瘤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病理诊断4个方面。结论通过对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0.
(1)妇科检查子宫大而软(与正常产后子宫大小相比),有不同程度压痛,双附件正常。(2)全面检查排除尿潴留,排除血液病及其它内科病。(3)查血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4)B超检查子宫体积增大,无子宫肌瘤及子宫肌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