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微创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8月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和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8~46岁,平均32.5岁.患者均行微创Watson-Jones入路切开复位及股骨近端空心锁定钢板髋关节内固定治疗,采用Garden对线指数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时,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记录功能结果 .结果 手术时间61~97min,平均75.4min;术中出血量75~105mL,平均90.1mL.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复位后Garden对线指数均为Ⅰ级.需要再次手术5例(股骨骨不连2例,股骨头坏死3例).2019年12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75~98分,平均91.9分,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1.07%(51/56).结论 微创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高,固定牢靠,术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背景骨折愈合方式有一期和二期愈合,二期愈合同自然愈合过程相接近.一些实验结果证实,即使应用非常坚硬的AO钢板,能达到胫骨一期愈合的也仅占37%.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形成及其含量有着不同的影响.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判断不同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骨痂的形成及其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材料实验于2000-03/2001-07在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骨科实验室完成.随机抽取新西兰兔51只,雌雄不限,按内固定物的不同分成3组,每组17只.矩形髓内钉组,Ender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方法先行骨折动物模型的造模术,骨折内固定部位为兔左胫腓骨交界下2mm处,均不用外固定.每组动物于内固定术后2,3,4,8,12周分别拍摄手术侧胫骨正侧位X射线片.拍片后各组处死3只动物进行骨痂肉眼观察及骨痂的最大直径测量,对不同时期X射线片变化作定量分析,将X射线片经扫描仪扫描输入到计算机,经图像处理系统,用光标定出各实验侧骨痂区相同的面积,用积分法计算出各组不同时期的骨痂灰度密度积分.实验组各组间差异性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进行分析处理.主要观察指标观测不同时期X射线片测量的骨痂的最大直径,计算各组不同时期骨痂灰度密度积分.结果纳入实验动物51只,因腹泻死亡4只及伤口局部感染骨外露,共脱失6只.矩形髓内钉组、Ender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各脱失2只,进人结果分析动物数45只.①骨痂直径测量结果同组相比8周时骨痂直径最大;同期比较矩形髓内钉组的骨痂直径最大,Ender钉组次之,不锈钢接骨板组最少[4周为(11.24±0.38),(10.86±0.65),(8.12±0.36)mm;8周为(13.56±0.88),(12.84±0.20),(10.52±0.68)mm;12周为(12.66±0.65),(11.84±0.55),(9.68±0.27)mm].矩形髓内钉组、Ender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矩形髓内钉组和Ender钉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②骨痂灰度密度分析显示结果同组的骨痂灰度密度值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同期比较矩形髓内钉组的骨痂灰度密度积分值最高,Ender钉组次之,不锈钢接骨板组最少[4周为89.11±1.05,86.42±3.12,47.28±1.57;8周为159.69±3.64,148.72±1.68,79.63±2.41;12周为192.46±4.96,186.53±1.84,107.34±2.37].矩形髓内钉组、Ender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矩形髓内钉组和Ender钉组相比,8周后组间差异显著.结论矩形髓内钉组和Ender钉组在骨折不同时期的骨痂量较不锈钢接骨板组多,促进了骨折愈合.利用骨痂量来判断骨折的愈合程度是一传统的方法,具有直观明了、客观确实、简单实用等特点.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可以避免阅片时的主观性,同时进行的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判断骨痂的量,而且还可以帮助判断骨痂的质.对临床治疗起着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运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通过微血管墨汁造影,组织切片观察等方法对RIN等不同内固定后骨折局部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对比研究。结果:骨折早期,各组皮质血容量均锐减,RIN,END组以内1/2,SPL组以外1/2的减少明显,术后7d,血容量明显恢复,各组均超过正常值。术后14d,血容量扩增至最高峰,约为正常值的6倍,之后血容量渐渐降低,术后84d接近正常。同组相比术后28d骨痂血管最丰富;同期相比RIN组骨痂血管最丰富,END组次之,SPL组最小,组间差异显著,结论:RIN对骨折局部微循环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4.
食疗,就是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提起食疗,一些人模糊地认为只有燕窝、鱼翅等高价食品才有营养价值。其实不然,食品的营养价值与价格并不成正比。有的食品价格昂贵,但营养价值并不高;而家常便饭中的粗粮杂食、新鲜蔬菜就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我国古代医学家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调配原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5.
影响人工关节远期寿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远期松动。而大量的证据表明松动的主要元凶是磨损颗粒引起的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在骨溶解过程中,细胞因子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发生、分化、成熟、死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等。磨损颗粒释放入关节腔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不仅本身分泌因子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其本身可能也参与骨溶解过程。解决骨溶解的基本策略是减少交界组织处磨损颗粒的数目和增加骨-植入物界面的完整性。通过药物可以阻止某些细胞因子如TNF的分泌,进而达到预防无菌性松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复元活血汤出自《医学发明》,本为治跌打损伤而设。笔者根据该方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效特点,不凿执古法,治疗术后病患腹胀、发热疗效颇显,并附一临床验案选读,从而较为全面学用复元活血汤。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阐述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基因转染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对目的基因的种类和选择进行,并提出其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方法:以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gene transfer为检索词,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2003-01/2009-04);以软骨组织工程,基因转染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2003-01/2009-04)。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软骨组织工程基因转染相关的内容,包括临床和基础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和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章。观察软骨细胞的分化情况及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9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基因转染技术和基因的种类和选择进行分析。基因转染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哪些与软骨修复相关的基因作为转染的目的基因,是软骨组织工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用于研究的目的基因主要分为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形成、抑制软骨细胞肥大和成骨分化、抗炎性反应、抑制衰老和抑制凋亡这几大类。 结论:选择适当的目的基因,并用安全的基因转染方法进行软骨修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因转染技术能否应用于临床将取决于是否能构建出安全有效的载体、目的基因和转染系统。  相似文献   
108.
股髋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最早由瑞士医师Reinhold Ganz提出[1、2],即由于解剖形态学异常,如髋臼的后倾、股骨颈前外侧缘的骨赘增生、股骨头颈偏心距的减小或股骨头形状的异常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细胞共培养技术及其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在CNKI数据库和Pubmed中检索近年来有关细胞共培养技术及其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细胞共培养技术诱导干细胞向体细胞分化、维持细胞的功能和活力、对细胞增殖进行调控,有效地扩大了骨软骨损伤修复所需的种子细胞源。结论:细胞共培养技术充分模拟了体内环境,使细胞间能相互沟通信息,相互支撑生长增殖,使其成为组织工程领域一种新兴而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三维培养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对BMSCs进行鉴定;冻干法制备壳聚糖(Chitosan,CS)支架,扫描电镜观测支架孔径;取BMSCs复合CS支架,通过三维培养观察BMSCs在CS支架上不同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三维培养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在支架上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并与支架黏附良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