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4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50篇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视力作用 ,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术创伤大、并发症多 ,角膜散光大等缺点 ,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 〔1~ 4〕。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对 4 3例 (5 1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3例 5 1眼。其中男 19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64.3岁。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2 4例2 9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5例 17眼 ,… 相似文献
52.
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7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1]。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被癌痛困扰,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病理性骨折、脊神经压迫症状和剧烈的疼痛。采用一般的治疗手段如止疼药物、化疗和外照射放疗疗效都不够理想。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并缓解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静脉注射治疗,现将资料完整的41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72岁。41例中经膀胱镜部分切… 相似文献
53.
丁彤 董洪敏 ' target='_blank'> 王文玲 ' target='_blank'> 王刚 ' target='_blank'> 陈唯唯 ' target='_blank'> 李小凯 ' target='_blank'> 陈望花 ' target='_blank'> 李国栋 ' target='_blank'> 《现代肿瘤医学》2023,(1):99-103
目的:观察分析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疗联合的临床疗效及转化治疗疗效,对比不同放化疗联合模式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至2020年06月于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7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组33例,序贯放化疗(化疗-放疗-化疗)组42例,观察放化疗联合的临床疗效及转化治疗成功率,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客观有效率(ORR)53.3%,疾病控制率(DCR)85.3%,转化手术切除率30.7%;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的ORR分别为66.7%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转化手术成功率优于序贯放化疗组(36.4% vs 26.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4.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3.5%,15.4%,同步放化疗组生存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手术成功的患者中,R0切除的生存明显优于行R1/R2切除患者(P<0.05)。结论:对于初始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联合放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了客观有效率,有提高转化手术切除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我院体检中心在体检服务于健康管理的有益结合和全面实施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本文阐述了在优化体检服务流程中全面实施健康管理方面实行的模式转变,改变了以往轻干预、重体检的局面,真正达到了促进健康的目的 ,我院品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达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本研究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和(或)肝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晚期胃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共72次,单采取Seldinger法肝动脉内插管皮下埋置药盒持续灌注化疗48次,或先用吡柔比星(THP)60 mg/m2和DDP 50 mg/m2加入超液化碘油10~30 ml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再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共24次.肝动脉插管灌注的方案:CF 200 mg/m2,d1,d14,静脉滴入;顺铂(DDP)50 mg/m2,d1,或用奥沙利铂100~130 mg/m2,d1,从皮下药盒处缓慢推入;5-Fu 2 000~2 500 mg/m2,d1,d14,装入美国百特公司的便携式输液泵持续动脉灌注48 h.结果总有效率(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为59.0%.肿瘤负荷<30%者的有效率为77.8%,明显高于肿瘤负荷>30%者(46.2%,P<0.005).本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发热及胃肠道反应等,经相应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经肝动脉栓塞及插管持续化疗是治疗胃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01/2016-01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62例101眼,分别行FFA和OCT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技术效果。
结果:FFA检查DME检出率为84.2%,OCT检查DME检出率为77.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01眼中OCT和FFA均显示黄斑水肿76眼,未显示黄斑水肿14眼,OCT和FFA诊断符合率为89.1%,Kappa值为0.653,一致性较高( P<0.05); 不同FFA特征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弥漫水肿型视网膜厚度为301.43±62.44μm,明显厚于其他患者。
结论:OCT能常规检测高血糖者黄斑区构造改变,但不能替代FFA在黄斑水肿诊断中的影响,两者联合应用利于DME的诊断。 相似文献
57.
58.
黄婷婷 王文玲 董洪敏 胡银祥 陈唯唯 陈望花 ' target='_blank'> 李国栋 白赛曦 陈娟 ' target='_blank'> 金海洁 张毅 王刚 《现代肿瘤医学》2022,(8):1463-146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直肠癌辅助放疗患者的不同腹围在俯卧位联合Belly-board和仰卧位两种治疗体位下与肠道剂量体积的相关性,为不同腹围大小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评估与各剂量水平的肠道剂量体积(肠道 V10、V20、V30、V40、V50)相关的临床因素和体型指标(身高、体重、脐部腹围、BMI);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各个体型指标对肠道剂量体积的独立作用,筛选可以预测肠道剂量体积的体型指标。应用配对t检验在中大和小腹围两组患者间进行仰卧位和俯卧位的肠道剂量体积均数比较。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论何种体位,脐部腹围与各肠道剂量体积均有显著的负的线性关系;配对t检验显示,在中大腹围患者中,V30、V40、V50在俯卧位时显著低于仰卧位,V10在俯卧位时显著高于仰卧位,而在小腹围患者中,V20、V30、V40、V50在俯卧位和仰卧位间均无显著差异,V10在俯卧位时仍显著高于仰卧位,而且均值差显著大于中大腹围患者。结论:对于中大腹围的患者,俯卧位垫Belly-board较仰卧位有中高剂量的肠道剂量学优势;在小腹围患者中,仰卧位在肠道低剂量体积(V10)更有优势,而其他肠道剂量体积与俯卧位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独眼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注意事项。方法独眼白内障手术106例。其中78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7例行小切Vt非乳化囊外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例行白内障囊内摘出术。随访6~36月。结果术后视力:脱残率82.08%,脱盲率99.06%。结论独眼白内障手术风险较大,要选定恰当的手术时机,实施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2005-2007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龙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5种25 700例,年均发病率为471.58/10万,报告死亡37例,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居乙类传染病前6位的病种依次为麻疹、梅毒、肺结核、淋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这6种疾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26%。居丙类传染病前3位的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这3种疾病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87%。结论3年间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除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外,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均有上升。肺结核、麻疹、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是近年来威胁龙岗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作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