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进展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患者的20%~40%,由于其病情进展较快,治疗效果不理想,常常造成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或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来本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苏州地区高龄孕妇于孕中期行产前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分析苏州市立医院2010-2011年间自愿进行孕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的高龄孕妇637例,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并与这段期间低龄组(至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进行比较.结果:筛查的高龄孕妇中,随访成功473例,其中低风险383例,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高风险82例,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ES)高风险6例,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高风险2例.DS高风险中确诊DS和特纳综合征各1例.NTD高风险中1例死胎.筛查低风险孕妇中1例心脏超声异常行羊水产前诊断确诊为DS.较之低风险孕妇具有更高的筛查效率.结论:苏州地区高龄孕妇行孕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筛查效率高于低龄孕妇,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龄孕妇妊娠胎儿患DS的检出率,降低羊膜腔穿刺率.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苏州地区高龄孕妇采用个体化的胎儿产前筛查和诊断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13-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超声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产前在我院经染色体检查诊断为13-三体综合征的12例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例13-三体综合征胎儿中1例孕65d时超声检查无胎心搏动,其余11例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均有1种以上结构畸形,其中心脏结构异常6例,颜面部畸形6例,前脑无裂畸形4例,单脐动脉2例,Dandy-Walker畸形、脐膨出、脐带囊肿、双肾积水、颈部淋巴水囊瘤、多指畸形、足内翻、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胸腹腔积液、肠管回声增强、侧脑室增宽,颈项透明层增厚各1例;其中前脑无裂畸形和与之相关的颜面部畸形具有其特征性。结论胎儿13-三体综合征有其特征性超声表现,产前超声检查是协助临床早期发现胎儿13-三体综合征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静脉快速输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ml,q6~8h,连续使用7d;后改为q12h常规速度滴注7d。对照组30例,静脉快速输注20%甘露醇125ml,q6~8h,连续使用7d。所有病人均进行连续的颅内压监护,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颅内压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肽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具有较强的降低颅内压作用,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血浆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助眠安神贴敷剂印堂穴贴敷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助眠安神贴敷剂印堂穴贴敷治疗,对照组予远红外磁疗贴印堂穴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为9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眠安神贴敷剂印堂穴贴敷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高糖高脂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tical atrophy-1,OPA1)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方法 将高糖培养基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高糖+0、200、400 μmol/L软脂酸钠组,并分别干预8h和16 h.采用siRNA敲低心肌OPA1表达,进一步将400 μmol/L软脂酸钠组分为对照组、OPAl siRNA干预组、Scra siRNA干预组、OPA1 siRNA+NAC干预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凋亡水平,q-PCR法检测心肌细胞中OPA1mRNA的表达情况,DHE染色法与ELISA试剂盒测定心肌细胞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水平随着软脂酸钠的浓度和干预时间逐渐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干预明显抑制心肌细胞中OPA1的表达,同时显著地促进ROS生成(P<0.05).通过OPA1 siRNA干扰OPA1的表达水平后,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与ROS生成进一步增加(P<0.05);相反地,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逆转了上述OPA1抑制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高脂血症会进一步增加糖尿病心肌细胞的易损性,OPA1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条件下的心肌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27.
莫慧  周跃芳  王挺  何苗 《中医学报》2021,(5):952-955
《黄帝内经》中"神"从产生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精、神、魂、魄,是"父母之精"相搏后直接产生,与意识、感觉、反射等有关,为"神之灵";第二层次为意、志、思、虑、智,是精神魂魄在"心"的"任知万物"基础上,不断记忆、强化、忖度、思虑、谋划,不断认知事物及思维深化的过程,为"神之用";第三层次为情、欲、好、愿,是万物、社会、文化的认知上"心性之动"的产物,是情绪、情感、需求范畴,为"神之别用"。"神"系统活动是以"神"为基础演变形成,包含生命力、精神、意识、认知等多个内容。"神"系统活动三个层次的区分与归类对理解"神"与"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治疗与养生方案,对治疗身心疾病及养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结合医院后勤服务外包精细化管理实践,总结出完善管理制度、选择供应商的方式、对服务公司的监管等方面的经验;以职工食堂为例,介绍了后勤服务外包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9.
桂树华  胡玲玲  孔亮  殷晓菁  王挺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88-3789,3792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3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D组)。A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口服,每天1次;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腹部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d;C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腹部皮下注射,继续口服氯吡格雷和肠溶阿司匹林维持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d73组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vWF、tPA、和PAI-1水平显著升高,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C组vWF、tPA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血浆PAI-1显著低于A组和B组。[结论]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活性高于单纯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可能更有利于预防急性期再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维脑路通、VitE、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于脐旁皮下注射,q12,14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h(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LT、Fg明显降低(P﹤0.05),APTT、PT较治疗前延长(P﹤0.05),但仍未超过正常范围;对照组治疗后PLT、APTT、PT及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发作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