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常易出现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给临床麻醉医师及术后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并有可能引起意外事件。国内外已有报道应用单次注射丙泊酚预防处理术后躁动。本文采用对照观察,旨在探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躁动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TAR DNA/RNA结合蛋白43 (TARDNA/RNA-binding domain protein 43, TDP-43) 是一种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核蛋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额颞叶变性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FTLD)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标记蛋白被公认是TDP-43.就TDP-43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同时在对TDP-43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基础上, 探讨TDP-43在急、慢性颅脑损伤中的特殊表达与作用, 从而探索TDP-43在法医病理学中确定死亡原因、判定致伤致残情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尿多酸肽注射液对 135例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推出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 C 30(V3.0)中文版,采用多中心、开放、非随机的方法,对 135例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尿多酸肽单药治疗,在治疗前后 2, 4, 6周分别进行 1次问卷调查;尿多酸肽注射液深静脉点滴给药, 1次 /d,连续用药 4~ 8周. 结果 尿多酸肽对 135例晚期癌症患者 EORTC QLQ C30(V3.0)15项领域中位有效改善率为 44.5%;其中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脑胶质瘤等的 15项领域中位有效改善率分别为 52.9%, 37.0%, 42.9%, 50.0%, 35.8%, 37.5%, 33.3%. 结论 尿多酸肽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方法:调查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并采用SCID鄄Ⅱ对115例强迫症和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人格障碍的评估。结果:多数强迫症患者于25岁之前发病,男性患者的发病明显早于女性(t=2.35,P=0.02),男性患者的强迫动作分量表评分低于女性(t=2.08,P<0.05);强迫症患者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为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强迫症患者中有8种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强迫型(54.8%)、回避型(32.2%)和偏执型(21.7%);聚类分析显示强迫型人格障碍同强迫症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强迫症多起病于25岁之前,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是一种常见现象,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存在密切关系,今后在强迫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生物学研究中应考虑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增城区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46例(55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X线平片跟骨解剖形态学参数(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以及CT冠状面后距下关节面最大移位距离,将所得数据与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1年时AOFAS足踝功能评分为(82.8±8.2)分,优良率7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与AOFAS评分相关的指标是后距下关节面移位距离和Bohler角,前者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r=–0.551,P0.05),后者与AOFAS评分呈正相关(r=0.357,P0.05);AOFAS评分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及Gissane角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跟骨后距下关节面平整度和Bohler角对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影响较大,尤其是后距下关节面平整度,可作为跟骨骨折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足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特点、病因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以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门诊无明显外伤的足下垂患者20例,对患侧下肢行神经及相关肌肉检测,通过所得数据分析足下垂患者患病原因。结果:7例诊断为腓总神经病,其中4例以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为不良姿势、体位导致,3例为局部肿物压迫导致腓骨小头处卡压;7例以腓骨长肌、胫后肌、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5神经根病;6例为腓总神经、胫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腓骨长肌、股二头肌长头神经源性损害,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电图未见异常,诊断为坐骨神经病。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足下垂患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以焦虑为主诉的患者症状学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以焦虑为主诉就诊于综合医院及精神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的患者进行人口学及症状学调查和分析。结果:综合医院组(449例)与精神专科医院组(972例)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工作、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54.181,P0.05或P0.001)。患者例数50%的症状两组相同,依次为睡眠症状、疲劳、担忧、情绪低落、紧张、犹豫不决、急躁和心慌;紧张、犹豫不决、急躁的频数综合医院组明显高于专科医院组(χ2=6.078,χ2=4.954,χ2=4.034;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文化、已婚、经济状况差是情绪症状影响因素(t=-1.983,t=-2.335,t=3.805;P0.05或P0.001);出生地、工作或学习、经济状况差是躯体症状影响因素(t=-3.205,t=2.469,t=4.051;P0.05或P0.001)。结论: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以焦虑为主诉的患者主要症状相同;综合医院患者情绪症状更突出;经济状况差是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清脂联素、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6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凝固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慢性肾衰尿毒症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结果尿毒症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脂联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而CRP、Fbg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P〈0.05或P〈0.01)。简单相关分析尿毒症患者脂联素与CRP、Fbg水平的关系表明脂联素与CRP、Fbg成负相关。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联素、CRP水平升高。低脂联素、高CRP、Fbg水平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脂联素通过减轻炎性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L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在DCIS浸润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03例DCIS、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 DCIS-MI)和78例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IDC)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DCIS、DCIS-MI和IDC癌灶内TLS密度,评价T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DCIS中不同核级组间TLS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核级的增高TLS密度增高。DCIS-MI的TLS发生率为96.9%(31/32),高于DCIS的TLS发生率[78.6%(81/103)](χ2=21.680,P<0.001);不同核级组间TLS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IDC患者组织学分级组间(P<0.001...  相似文献   
60.
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在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概况,梳理概述中医学对胆石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手法的独特认识,认为胆道系统疾病在现代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中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未来努力方向主要在利用中医中药明确的临床效果进一步阐明胆石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胆石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