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20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757篇
预防医学   38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12篇
  5篇
中国医学   328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中药对恶性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恶性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中药口服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单纯西药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并评估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抑制程度。治疗结束1周后,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白细胞计数。治疗前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0.64)×109个·L-1,(3.19±0.76)×109个·L-1,t=0.566,P=0.576];治疗结束1周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t=-6.606,P=0.000;t=-3.583,P=0.000),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西药组[(8.68±1.75)×109个·L-1,(4.63±1.20)×109个·L-1,t=10.954,P=0.000]。②血红蛋白含量。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47±10.05)g·L-1,(108.63±9.67)g·L-1,t=-1.941,P=0.062];治疗结束1周后,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治疗前(t=-11.750,P=0.000;t=-5.695,P=0.000),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单纯西药组[(140.83±17.36)g·L-1,(126.87±15.56)g·L-1,t=4.331,P=0.000]。③血小板计数。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10±23.51)×109个·L-1,(126.90±30.52)×109个·L-1,t=-1.250,P=0.221];治疗结束1周后,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前(t=-12.528,P=0.000;t=-5.846,P=0.000),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单纯西药组[(224.23±60.28)×109个·L-1,(187.70±55.89)×109个·L-1,t=2.741,P=0.010]。④白细胞抑制程度。治疗结束1周后,联合治疗组0度9例、Ⅰ度11例、Ⅱ度7例、Ⅲ度3例,单纯西药组0度4例、Ⅰ度7例、Ⅱ度8例、Ⅲ度6例、Ⅳ度5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抑制程度优于单纯西药组(Z=-2.717,P=0.007)。⑤血红蛋白抑制程度。治疗结束1周后,联合治疗组0度8例、Ⅰ度10例、Ⅱ度12例,单纯西药组0度3例、Ⅰ度10例、Ⅱ度6例、Ⅲ度6例、Ⅳ度5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抑制程度优于单纯西药组(Z=-2.547,P=0.011)。⑥血小板抑制程度。治疗结束1周后,联合治疗组0度11例、Ⅰ度13例、Ⅱ度4例、Ⅲ度2例,单纯西药组0度8例、Ⅰ度7例、Ⅱ度8例、Ⅲ度4例、Ⅳ度3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程度优于单纯西药组(Z=-2.009,P=0.045)。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1周后,联合治疗组显著改善13例、部分改善14例、无效3例,单纯西药组显著改善7例、部分改善12例、无效11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药组(Z=-2.363,P=0.018)。⑧生活质量。治疗结束1周后,联合治疗组改善16例、稳定10例、降低4例,单纯西药组改善9例、稳定8例、降低13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单纯西药组(Z=-2.430,P=0.015)。⑨其他。治疗过程中,单纯西药组6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例输注血小板,联合治疗组无1例采取上述措施。结论:对于恶性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在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补肾中药口服治疗,可以增加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减轻骨髓抑制程度,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探讨通窍活血针法联合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饮水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耳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 评分和SWAL-QOL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田饮水试验评分和VFSS评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和SWAL-QOL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明显升高,NIHSS 评分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两组田饮水试验评分和VFSS评分明显升高(P <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 <0.05)。结论:采用通窍活血针法联合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10MHz高频探头检测28例48眼白内障患者,经临床特殊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B超检出44眼,总符合率为91.7%(44/48)。44眼晶体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型:皮质型、核型和完全型(混合型)。B超对核型和完全型(混合型)诊断符合率为100%,皮质型有4例假阴性(11%)。本文对各型声像图表现及假阴性作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患者26例,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8例(18膝),女性8例(8膝):年龄43~58岁,平均(49±6)岁。所有患者均为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且伴有膝内翻,均行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缓解疼痛。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股胫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评估膝关节各间室骨关节炎进展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 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8年,平均为(1.6±0.5)年。未发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21.2±3.8)%改善至(59.5±1.7)%,股胫角由术前的(172±4)°改善至(1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57,P<0.05;t=10.572,P<0.05)。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5±2.2)°,术后为(7.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8,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4,P<0.05;t=16.521,P<0.05;t=6.284,P<0.05;t=12.359,P<0.05)。 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能够有效改善下肢力线和缓解关节疼痛,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自拟四黄三花汤熏蒸坐浴治疗痔疮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96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痔疮术后患者采用自拟四黄四花汤熏蒸坐浴治疗,对照组痔疮术后患者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自拟四黄四花汤熏蒸坐浴治疗痔疮术后与对照组常规坐浴治疗效果比较发现,治疗组分泌物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四黄四花汤熏蒸坐浴治疗痔疮术后临床效果理想,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丹参、当归等及硝苯啶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插管测定胆管结扎肝硬化犬门脉系统压力变化;超声多普勒观测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静脉滴注丹参、当归后,肝硬化犬门静脉压(Ppv)、嵌塞肝静脉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显著降低(P<0.05~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05),硝苯啶则使Ppv,WHVP,MAP.HR显著降低(P<0.05)。(2)丹参、丹参+硝苯啶.丹参+水+硝苯啶口服药10-12周,能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P<0.05-0.01,当归作用较弱。结论对比表明,丹参、当归等中药较硝苯啶对门脉压力作用为慢,但较持久,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从云南蝙蝠及牛蜱中分离出两株森林脑炎病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0年7月从捕自云南省临沦地区的微小牛蜱及大马蟑蝠脑组织中分离出两株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电子显微镜、交叉血凝抑制、间接免疫荧光、交叉中和等试验的检测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为蜱媒森林脑炎病毒。对我省森林脑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调查吉林省3个地区5家中小医院胃癌、结直肠癌(病组I)及胃肠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病组1/)两病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地区、松原地区、白城地区等5家中小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4330例,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住院时间不足24h或次日8时前手术、神志不清、拒绝参加本研究、不符合预定诊断的、符合预定诊断且未手术的病例后,筛选出诊断为胃结直肠癌、胃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等患者687例,其中病组Ⅰ140例、病组Ⅱ547例,被纳入的患者入院后24h内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不足发生率并记录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16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4.3%;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占73.7%,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26.3%;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520例,接受营养支持的占8.8%,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91.2%。病组Ⅰ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占64.3%,病组Ⅱ营养风险发生率占1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87例患者中以体重指数〈18.5kg/m^2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2%,而以营养状况评分≥3分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5家中小医院符合纳人标准的患者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24.3%,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3.2%-8.3%,低于大医院的营养不足发生率。5家中小医院均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尚未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构建高效实用的电子药历管理平台,协助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电子药历管理平台采用C++语言编写,尝试与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根据患者在院流程设置七大药学服务模块,实现患者的全程化药学管理,并制定了患者药学监护的分级管理制度。结果:药历和病历系统的融合真正实现了医药护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能让医护及时了解相关药学建议,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监护的全流程化则确保了患者药学监护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药学监护分级管理制度则让临床药师的工作有的放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突出了重点。结论:该电子药历管理平台的构建不仅促进了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而且为我国临床药学电子药历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3年武威市淋病和梅毒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1990年武威市报告首例性病,截止2013年底共报告梅毒1 883例、淋病1 812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13/10万、4.54/10万;两种疾病发病率流行曲线图基本一致,1990─2001年发病率基本稳定,从2002年开始发病率逐渐上升,至2011年、2005年形成发病最高峰,2012年开始下降;1990─2001年仅有一期、二期梅毒报告,其中一期梅毒发病例数最多,占80.00%以上;自2002年与2004年开始,隐性梅毒的增长较快,2010─2013年隐性梅毒已超过一期梅毒,占87.38%以上。结论梅病已成为武威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隐性梅毒的危害的宣传,才能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