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采用合适的方法设定质量控制(简称质控)靶值和控制限,保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室内质控假失控的现象.方法 在保证仪器准确度和正确度的前提下,该文分别采用了3d 10点定值法、23 d 30点定值法和时间曲线拟合定值法这3种不同方法设定L-J质控图中心线,并比较其优劣.结果 3d 10点定值法绘制L-J...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XS-800i&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CBC)和白细胞分类(DC)的性能。方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该仪器CBC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并与人工分类进行比较。结果:该仪器CBC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总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在正常及常见的病理范围线性良好;与XE-2100的结果比较,相关性好(r〉0.99)。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碱性中粒细胞(Baso)的重复性好;WBC形态正常的样本,仪器与人工显微镜的结果比较,Neut、Lym和Eos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9816、0.9795、0.9629);Mon次之(,值为0.8283),Baso的相关性欠佳(,值为0.5874)。结论:该仪器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要求:对怀疑WBC分类异常的标本,仪器DC结果必须经显微镜复核后才能报告。  相似文献   
63.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检测对淋巴瘤(lymphoma)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47例淋巴瘤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标本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多种TM水平,并进行临床参数分析。结果:血清TM特别是CEA、CA125、CA15-3、SF水平在淋巴瘤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9,P=0.000,P=0.005,P=0.000)。淋巴瘤患者组血清TM水平与其一般临床参数并不相关(P0.05),而与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数(或淋巴瘤细胞)、B组症状、分期、IPI预后评分、骨髓是否浸润相关(P0.05)。淋巴瘤患者中在一般临床参数较均一的情况下,骨髓浸润组较未浸润组B组症状更易见(P=0.031),CA15-3及SF水平升高更多(P=0.002,P=0.000)。结论:骨髓形态联合血清TM水平检测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对辅助判断淋巴瘤是否伴有骨髓浸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本文拟探讨LBL、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骨髓形态诊断教学中的分层应用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检验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共20人,规培及新入职人员等轮转生共1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实习组和轮转组。每项内容教学两次,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分别采用LBL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分别采用LBL+CBL教学方法和PBL+CBL教学方法。结果理论成绩表明:实习组学员PBL方法与LBL方法的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组学员PBL方法的成绩优于LBL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成绩表明:两组学员LBL+CBL方法的成绩均好于PBL+CBL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L、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骨髓形态诊断教学中不能过于追求某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分层教学,对内容分方法教学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65.
背景 住院病人血流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 探讨我中心2018-2020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ITEK MS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  相似文献   
66.
目的:总结心脏手术后心包填塞病人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对28例心脏手术后心包填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中麻醉前多数病人情况危急,麻醉诱导时12例出现较严重低血压(收缩压60-70mmHg),4例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经静脉推注升压药和利多卡因治疗后好转。结论:心脏手术后心包填塞病人情况危急,需争分夺秒地再次手术。麻醉诱导前备好升压药、抗心率失常药等,以便随时救急使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Alpha, MIP-1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时的变化规律及在鉴别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将2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72只。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小鼠血流感染模型,生理盐水注射建立阴性对照。共9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8只小鼠。分别在感染0.5h、1h、3h、6h、12h、1d、2d、3d、5d后采血,检测血液白细胞计数(WBC),血清中MIP-2、MIP-1α和IL-6浓度。结果①大肠埃希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小鼠在感染0.5 h 后MIP-2、MIP-1α和IL-6均明显升高,各指标峰值分别为(13246.8±865.37)pg/ml 、(699.79±36.36)pg/ml、(25080.32±1263.58)pg/ml、(3483.22±169.84)pg/ml和(1171.98±104.49)pg/ml 、(94.71±14.38)pg/ml,大肠埃希菌感染组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②MIP-2、MIP-1α和IL-6在大肠埃希菌感染时的ROC曲线下面积(0.962、0.967、0.96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的(0.877、0.889、0.88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2、MIP-1α和IL-6在炎症早期明显升高,在鉴别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联合培养时IL-6分泌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建立中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联合培养体系。应用Roche cobas e411检测上清液中IL-6浓度。结果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时,上清液IL-6浓度为(3691±482.3)pg/ml,与细胞单独培养[BEAS-2B(313.4±34.7)pg/ml;NEU(219.1±1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可激活BEAS-2B细胞内NF—kB及p38MAPK的信号通路;而加入NF—kB通路抑制剂MG-132,可有效抑制上清液中IL-6的分泌[(1075.3±83.9)pg/ml vs (3691±482.3)pg/ml,P〈0.01];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亦能抑制IL-6的分泌[(1532.8±176.1)pg/ml vs (3691±482.3)pg/ml,P〈0.01];且MG-132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SB2035580[(1075.3±83.9)pg/ml vs (1532.8±176.1)pg/ml,P〈0.01];当联合使用两种抑制剂(MG-132和SB203580)时可进一步减少IL-6的分泌[(353.1±33.5)pg/ml vs (1075.3±83.9)pg/ml,P〈0.01;(353.1±33.5)pg/ml vs(1532.8±176.1)pg/ml,P〈0.01]。结论BEAS-2B细胞与NEU细胞接触后激活BEAS-2B细胞体内NF—kB及p38MAPK通路,进而调控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葛根素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与中性粒细胞(NEU)相互作用调控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EAS-2B细胞和NEU细胞表面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质合成;应用实时PCR方法检测上述细胞中VCAM-1的基因表达。结果 BEAS-2B细胞和NEU细胞共同培养组中BEAS-2B表面的VCAM-1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BEAS-2B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中NEU表面的VCAM-1平均荧光强度也显著高于NEU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中BEAS-2B细胞和NEU细胞各自VCAM-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不同浓度葛根素干预后BEAS-2B细胞和NEU细胞的VCAM-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BEAS-2B细胞和NEU细胞表面VCAM-1蛋白质相应减少。结论葛根素可有效抑制BEAS-2B与NEU共同培养诱导的BEAS-2B细胞和NEU细胞中VCAM-1基因及降低其细胞表面蛋白质平均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70.
1 POCT的基本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个体健康信息的人群不断上升.因此,临床检验的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在维护人体健康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人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需要未来的临床检验发展向高分析速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速网络化信息传递、高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要求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临床实验室发展趋向中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