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本文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脊神经根的血神经屏障的超微解剖特点介绍,认为慢性脊神经根压迫导致血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损伤方式对血一神经阴离屏障的影响,以及该屏障破坏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所以对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和纤维化样改变,对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意义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方法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 3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8年.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JOA评分由术前的(7.3±1.5)分提高到(12.2±3.0)分.其中优14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现象.3例术后顽固性颈肩痛(轴性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对于多节段颈椎病,多平面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合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累计节段越多,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克隆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编码区的方法。方法 由人末梢血白细胞中提取细胞总DNA,利用PCR法,从DNA中分别扩增出人骨形成蛋白2外显子编码区基因DNA片段;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Easy质粒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后,连接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结果 通过质粒DNA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我们获得的基因片段为人骨形成蛋白—2DNA序列。结论 首次由人白细胞DNA中克隆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全长基因,为表达、应用骨形成蛋白2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活血法为主的中药干预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运用益气活血法为主中药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管径增大指数(AI)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股动脉PWVβ、A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试验组右侧踝臂指数(AB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有望成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创伤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锁骨远端创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测量肩关节前屈上攀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Karl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按照Karlsson标准,优44例,良6例。对患肩进行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患肩平均(73.8&#177;8.3)分,术后平均(59.6&#177;6.7)分,术后评分高于术前。无伤口感染发生,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治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同时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vee—tor—nlediatedhTERTgene,rAAV—hTERT)按感染复数(muhiplieityofinfection,MOI)10^5v.g每细胞转染体外培养二代髓核细胞。没立rAAV—hTERT转染组,AAV空病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利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hTERT基闪的表达;对体外培养120d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3组细胞(100μL,3×10^7/mL)分别注入裸鼠腋下检测其成瘤性,以人Hela细胞为阳性成瘤实验对照。结果成功检测出rAAV—hTERT转染髓核细胞后hTERT轼因的表达;G-带核型分析未见染色体结构异常克隆;3组细胞均未观察到裸鼠体内肿瘤形成。结论rAAV—hTERT能成功转染人惟问盘髓核细胞并IF确表达,rAAV—hTERT转染髓核细胞在有限的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安全的,可为进一步的在体研究提供安伞性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接触式细胞共培养条件下,人髓核细胞对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的诱导分化效应,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寻找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取足月产健康新生儿脐带约30cm,分离、纯化、培养WJMSCs;取人椎间盘髓核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取第三代稳定增殖的WJMSCs,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73/CD90/CD105/CD34/CD45/HLA-ABC/HLA-DR。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WJMSCs,与髓核细胞以1∶1比例进行混合,在6孔板中进行接触式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WJMSCs为对照组。培养7d后利用高速流式细胞仪分选荧光标记阳性的WJMSCs,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获得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Ⅵ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和多能聚糖基因的相对表达,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单独培养的WJMSCs作为对照,利用2-ΔΔCt方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变化。结果:WJMSCs原代细胞接种24h可见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态为梭形和多角形,1周后形成集落,2周时细胞融合达到90%。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73/CD90/CD105/和HLA-ABC(+),CD34/CD45和HLA-DR(-)。与髓核细胞共培养7d后WJMSCs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Ⅰ型胶原、Ⅵ型胶原和多能聚糖基因相对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通过接触式细胞共培养人脐带WJMSCs能够被髓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类髓核细胞,可为组织工程技术和细胞治疗修复退变椎间盘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对2003-04~2004-01我科发现咽部淋巴组织增生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1~78岁,平均57.3岁.其中因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来诊21例,因胃部不适来诊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之间的关系,探索HIE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病例来源于长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IE患儿30例,并选用健康Wistar鼠60只,应用改良的Henson法测定实验鼠和HIE患儿血清PAF水平,应用拮抗剂银杏提取物(BN51021)治疗实验鼠。结果:实验鼠和患儿血清PAF分别为(2.80±0.70),(1.82±0.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犤分别为(0.99±0.032),(0.16±0.21)μg/L犦(t=11.3,22.8,P<0.001),对PAF增高的实验鼠,应用BN51021治疗,可以明显降低PAF的水平犤其值为(1.81±0.16)μg/L犦。结论:PAF可作为判断HIE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BN52021能明显抑制HIE小鼠体内PAF的产生,降低PAF在血清中的含量(P<0.001),为今后HIE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