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目的:研究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于本科室确诊治疗的100名EB病毒感染病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7岁以下病儿占78%;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发热(73%)、咳嗽(36%)、咽痛(32%)、皮疹(16%)、淋巴结肿大(10%)、眼睑浮肿(7%)、腹痛(6%)等;疾病类型繁多,以呼吸道感染为首(6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次之(23%);临床上用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多种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治疗的关键是尽快做EBV抗体/DNA检测,早期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3.
利福平相关的急性肾衰竭临证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福平作为一线抗痨药 ,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即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人们对其毒副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 ,尤其是其致急性肾衰竭 (ARF)。现就我院 4年前收治的 2例利福平导致的ARF病例予以报道 ,并结合文献对利福平相关ARF临床表现、病理、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例 1:患者女性 ,37岁 ,主因乏力半月、发热、无尿 2d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因腰痛经腰椎片诊断为腰椎结核 ,服利福平 6 0 0mg/d ,雷米封 30 0mg/d治疗。 12d后出现乏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恶心 ;于第 2 3d出现发冷、发热 ,体温 37.5℃~ 38.5℃ ,…  相似文献   
144.
甲状腺和肾脏关系密切,肾脏病患者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是一临床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对我科住院的45例各型肾炎、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及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微小RNA-448(miR-448)、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3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内是否复...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分析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收集62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分布情况。结果肾病综合征组与血尿伴蛋白尿组、单纯血尿或蛋白尿组血比较,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132)μmol/L,(79±32)μmol/L,(81±24)μmol/L]。补体C3、血沉和IgA水平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尿伴蛋白尿者病理分型以Ⅱ级(12例)和Ⅲa级(16例)为主,Ⅳ级4例;单纯血尿或蛋白尿者以Ⅱ级和Ⅲb级为主(各4例),Ⅲa级和Ⅵa级各2例;肾病综合征以Ⅲa级和Ⅳa级为主(各4例),Ⅲb、Ⅳb、Ⅴ级各2例,Ⅵ级4例;肾衰竭8例,均为肾病综合征表现,肾病综合征组与其他两组病理分级比较,病理改变较重。结论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多种多样,血清肌酐与蛋白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新月体是紫癜性肾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解决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管理,治疗组给予基于以人为本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管理。结果治疗组的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肺炎与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床上活动、深呼吸与下床步行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解决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能有效改善预后,缓解疼痛,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8.
以免疫反应为媒介的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通常选择性地侵袭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髓磷脂,如格林—巴利综合症(GB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以及多发性硬化(MS)等,这种特定的侵蚀性具有某种致病原因的意义,说明以免疫反应为媒介的疾病中存在着不同的靶抗原。而中枢和周围神经联合受累则极为罕见。最近,我们收治了一位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典型GBS,并伴有双视神经炎及核磁共振证实的急性播散性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Klotho轴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患者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以及CK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Klotho的检测及差异.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65例CKD 3~5期未透析患者与15名健康对照组全段FGF-23、Klotho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的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A)、钙(calcium,Ca)、磷(phosphate,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e,ALP)、尿酸(uric acid,U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分析FGF-23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肾功能下降而逐渐升高,CKD各期与对照组相比、各期组间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Klotho与FGF-23存在显著正相关,1,25(OH)2-VitD3随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加重而下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D 3~5期患者血清FGF-23与血清Klotho、CREA、P、Ca×P、iPrH存在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8、0.542、0.402、0.423、0.342,均P<0.01),与eGFR存在显著负相关(r为-0.627,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REA、eGFR、P、Ca×P、iPTH、Klotho是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Ca、CREA、iPTH、Klotho、1,25(OH)2-VitD3、eGFR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血管钙化组和血管钙化组比较,患者的FGF-23、年龄、Ca×P、P、AL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P可能是发生血管钙化的主要危险因素(r值分别为-1.446、-1.454,P值分别为0.011、0.029).结论 CKD 3~5期患者血清FGF-23显著升高,CREA、eGFR、P、Ca×P、iPTH、Klotho可能是血清FGF-23水平的影响因素.年龄、P可能为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CRF时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0(IL-10)的变化及其与CRF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住院CRF患者126例,男73例,女53例,年龄平均(43.3±6.3)岁, 分为贫血组96例与非贫血组30例,低Alb组60例与正常Alb组66例;高胆固醇(Cho)组83例及正常Cho组43例;高甘油三脂(TG)组68例,正常TG组58例;主动脉硬化(AS)组37例,非主AS组58例。另选36例正常对照组。IL-6及TNF-α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10用ELISA分析法测定,采用SPSS 10.0及PEMS3.1 for windows软件处理。结果:(1)CRF患者 IL-6、IL-10、TNF-α水平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01;(2)贫血组与非贫血组,低Alb组与正常ALb组比较,IL-6、 IL-10、TNF-α P<0.001;高Cho组与正常Cho组相比,IL-6、IL-10、TNF-α P<0.001;高TG组与正常TG组比较, IL-6 P<0.001,IL-10,P<0.05;主AS组与非主AS组比较,IL-6 P<0.001,TNF-α P<0.05。(3)经单因素相关分析示,IL-6、TNF-α与IL-10均有相关性。结论:(1)CRF时IL-6、TNF-α及IL-10水平增高;(2)IL-6、TNF-α及IL-10与 CRF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AS有一定的相关性;(3)致炎性因子IL-6、TNF-α与抗炎性因子IL-10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