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言语不利是中风的常见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舌体活动不灵 ,构音不清或不能出声。本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我们采用电针治疗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患者均符合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其中男 2 9例 ,女 3 1例 ;年龄最小 40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18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Desmin、SMA、S-100和NSE染色。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6例,绝大多数病例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超早期(〈6h)溶栓治疗,早期的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脑保护治疗和进展卒中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病情稳定后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而且出院后继续予康复治疗指导;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仅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随访。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脑卒中影响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通过住院治疗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组优于对照组(t=6.7843,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诊进行脑卒中影响量表的比较,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康复组护理能较好地减少并发症和继发性损伤,减少残疾,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一氧化氮在大鼠严重创伤时早期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严重创伤时早期对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机械人为造成创伤,随机分为三组:创伤组、创伤后立即舌下静注L-arg组、创伤后立即舌下静注L-NAM E组,分别测定伤后1、6、8 h各组肠组织中MDA、SOD、NO及肠组织病理评分。结果:MDA随NO的升高而降低,SOD随NO的升高而升高,肠组织的病理变化与NO的含量相一致。结论:NO在严重创伤早期对肠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经穴电体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穴电体操疗法与电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推广电体操疗法.方法:采用三中心、随机、多盲的试验方法,将153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成电体操组(77例)和电针组(76例),分别给予经穴电体操疗法和传统电针的治疗.2组均取上肢的手三里和外关、下肢的阳陵泉和足三里,经穴电体操疗法应用JD-2008型偏瘫治疗仪治疗.采用感觉、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方法,评测治疗前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四肢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在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四肢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等方面,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2种治疗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电体操疗法与传统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但经穴电体操疗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适合患者长期康复治疗的需要及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6.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0-2005年间收治的中风后合并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药物治疗加针灸治疗的针灸组。针灸组以两组穴位交替运用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加以针灸治疗后会显著改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又称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简称补片)修复即刻牙种植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修复51例患者、67个牙位的即刻种植后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将补片的基底面向上,覆盖于种植体及牙槽嵴上,并插入黏骨膜瓣下,碘仿纱包或预成基托固定。术后随访4~6个月,对口腔补片修复创面的愈合情况及组织病理结果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随访6个月~4年。结果 术后创面完全封闭愈合54个牙位,部分封闭愈合11个牙位,未封闭愈合2个牙位。无排斥反应。经4~6个月后组织病理检查补片已完全黏膜上皮化,67颗种植体情况经1年观察,无一例失败。结论 异体脱细胞组织补片具有良好的即刻种植创面封闭作用,不影响种植体与骨的结合,且具有手术创伤小、修复美学效果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牙即刻种植创面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8.
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起源于血管Zimmerman外皮细胞的一种少见血管肿瘤,大约占全部血管肿瘤的1%,原发于肺部者更为罕见。我院1994年收治1例,经手术治疗,已存活14年。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78例患有气胸会液气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抽样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的并发症现象主要包括疼痛、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胸腔内感染、纵隔摆动、血胸几种类型,经过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得到及时控制,并在预计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充分了解患者在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过程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避免该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充分保障,能够在预计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CD117和 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和CD34在46例GISTs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24例真性平滑肌瘤(对照组)中的表达,并观察GISTs的病理学特征.结果:GISTs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在光镜下主要由数量不等的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编织状或旋涡状,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束状或巢状排列,两种细胞可按不同比例混合性或单一性组成肿瘤的实体.GISTs组织中CD117、 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84.8%,对照组真性平滑肌瘤组织中CD117和CD34均无表达.GISTs主要发生在胃(52.2%,24/46)和小肠(26.1%,12/46).结论: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s比较特异性的抗体,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