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优锋  刘晓霞  王密 《新中医》2019,51(7):253-257
目的:研究采用循经点穴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PD)治疗后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PD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基础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循经点穴手法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设立1次随访。观察2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DRSPD)评分情况,比较2组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疗程左旋多巴类药物每日平均剂量情况。结果:2组在完成第2疗程与第3疗程的治疗时,联合组评分的降低程度要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2组MDRSPD评分比较的干预主效应(2组不同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时间主效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患者的MDRSPD评分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2组MDRSPD评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2组第3个疗程及全部疗程左旋多巴类药物每天平均应用剂量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循经点穴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PD后并发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针对黑龙江省近几年夏季奶牛经常发生以高热、气喘和流涎等症状为主的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旨在研究其病原因素及感染牛中和抗体的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采集爆发高热病的牛群中患病牛乳汁和鼻液进行病毒分离,经CPE和扫描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血凝试验、病毒中和试验以及RT-PCR方法鉴定分离的病毒,最后应用病毒中和试验跟踪监测5头典型发病牛中和抗体13个月。结果从病料中分离到一种RNA病毒,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融合样CPE,有囊膜和栅栏样纤突,但是没有血凝性,能够与参考毒株牛副流感病毒3型抗血清发生病毒中和反应,HN基因的序列分析发现与牛副流感病毒3型HN基因同源性最高达99.6%。发病牛中和抗体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康复期抗体效价是急性期的4倍以上,同时可见感染牛的中和抗体效价在6-8个月内能够维持在1:25~1:27,然后开始下降,最后维持在1:22~1:23之间。结论综上所述确定分离毒株是牛副流感病毒3型,进一步证实该病毒是引起本牛群高热病的病因之一,而且感染后中和抗体效价至少在6个月以内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18只,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灌喂酒精性混合液;预防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肝泰胶囊和酒精混合液。实验时间为4个月。采用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 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的含量;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分光光度仪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蛋白(α-SMA)抗体的表达。结果:预防组与模型组比:①预防组大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②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③血清透明质酸显著降低;④肝功能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肝泰胶囊能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病大鼠的肝损伤,提示该药对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4.
背景与目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淋巴结示踪剂,该研究旨在评价其在早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肠镜下注射纳米炭)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等指标。研究组还获取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检出准确率达90.9%,假阴性率为3.8%,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是有助于早期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同时SLN活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Kit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胃小GISTs和124例胃大GISTs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双向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9、11、13和17外显子的突变差异。结果胃小GISTs与胃大GISTs相比,其发病年龄较高,男性略多于女性。胃大GISTs组织形态学表现为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混合细胞亚型,而小GISTs多数为梭形细胞亚型,仅2例为混合细胞亚型,无上皮样细胞亚型。胃大CISTs间质较易出现黏液样变性(32.26%,40/124);胃小GISTs常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78.95%,60/76)。对胃大、小GISTs各50例行双向直接测序,分别有26例和21例出现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52%vs 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检测到c-Kit基因9、13、17外显子突变。结论c-Kit基因突变可能仅是胃GISTs的驱动基因,而非控制生长的关键基因,胃小GISTs可能是大GISTs的前驱病变。  相似文献   
46.
自1973年以来,我院对60岁以上老年妇科盆腔手术常规采用导管法硬膜外麻醉。现就资料完整的178例分析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一)年龄:60~64岁134例(75.3%),65~69岁39例(21.9%),70岁以上5例。(二)术前情况:并存高血压者69例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等渗硫酸镁氧气雾化吸入对患者术中气道压力及术后咽喉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即分为硫酸镁雾化吸入组(M组,n=5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50)。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平均气道压(MAP)、峰值气道压(PAP)及术后咽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MAP、PAP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咽喉痛两组患者30min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渗硫酸镁氧气雾化吸入可有效降低麻醉维持过程中患者气道压力及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痛,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8.
老年男性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磷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55岁以上各年龄段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钙、镁、磷的含量,并与年轻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各组血清铜含量增高,锌降低,与年轻组有显著差别(P<0.05)。随增龄Zn/Cu比值显著降低。(2)老年各组血清磷含量增高,Ca/P比值显著降低(P<0.05)。80岁以上组血清钙显著降低。(3)Zn/Cu比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479,P<0.05),Ca/P比值与年龄也呈负相关(r=0.417,P<0.05)。结论 老年男性微量元素网络发生改变,Zn/Cu比值与Ca/P比值降低与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49.
王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32-33
哺乳动物肌动蛋白调节蛋白enabled(Mena)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基因,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Mena与细胞运动性和黏附性的调节相关。Mena的过表达诱导细胞膜突起和增加肿瘤细胞对基质的降解活性,增加体内癌细胞的细胞能动性,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对其生化结构、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的变化,为血吸虫肝损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部皮肤贴敷尾蚴的方法制备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分别在制模后第1、3、6、9周各处死模型鼠10只,第11周和正常对照组各处死6只.取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并称重,计算各个时期小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肾脏指数;肝脏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的沉积.摘除眼球取全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 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制备成功.随着时间的推进,模型鼠的肝脏组织在第6周逐渐出现嗜酸性肉芽肿结节、胶原纤维及虫卵的沉积;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在第6周逐渐升高,第6、9、11周时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ALT、AST在第6周达到高峰,而后下降,但均高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HA和PCⅢ分别在第6周和第3周达到高峰,而后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LN在第1、3、9周明显升高(均P<0.01);Ⅳ-C在第1周和第3周明显升高(均P<0.01),而后降至正常水平.ALT、AST水平与HA水平呈正相关(r=0.32、0.29,P<0.05).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进,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肝脏和脾脏是晚期血吸虫病主要的损伤器官,ALT和AST可基本反映肝脏的损伤情况,HA和PCⅢ可较敏感地反映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