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我国肺癌5年患病率是130.2(1/10万).其中男性84.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女性45.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4位[1].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 2015年制定了第八版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显示,在初诊时57%的肺癌患者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2],所以晚期患者的治疗是肺癌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进展最多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63例初诊恶性肿瘤合并T2DM病例,比较肿瘤合并DM组(DM+)和未合并DM组(DM-)2组患者在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其它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DM(+)组与DM(-)组相比较,年龄、性别构成比、肿瘤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DM(+)组肿瘤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脂肪肝、超重(BMI≥24 kg/m)2的构成比均高于DM(-)组(P<0.05);DM(+)组血浆FPG、血清UA及CA19-9、CA24-2、CA50、CA125和TSGF水平也显著高于DM(-)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好伴发2型糖尿病,其原因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吲哚美辛联合茶多酚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吲哚美辛组、茶多酚组、吲哚美辛联合茶多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6 d.观察各组小鼠的出瘤时间、瘤体大小和肿瘤抑制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吲哚美辛和茶多酚低、高剂量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二者联合应用低、高剂量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高于单独用药(P<0.05).结论 联合应用吲哚美辛和茶多酚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4岁,因“确诊罗赛-多夫曼氏(Rosai-Dorfman)病2年余,末次化疗后20个月,发热伴颈部包块5天”入院。从200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无规律发热、咳嗽,伴乏力、纳差、消瘦、盗汗,发现双颈部包块。2002年5月取左颈部淋巴结做病理检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会诊后确诊为“罗赛-多夫曼氏病(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行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达CR。 相似文献
15.
近来,笔者总结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形成了急肝Ⅰ号合剂、急肝Ⅱ号合剂、慢肝Ⅰ号合剂、慢肝Ⅱ号合剂处方,制作煎剂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以利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 对1997年2月-2000年5月我院收治10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10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检查证明实,首发部位中,浅表淋巴结54例,深部淋巴结9例,结外器官39例,确诊时累及部位:浅表淋巴结81例,深部淋巴结25例,结外器官104例,Ⅰ期15期,Ⅱ期17例,Ⅲ期32例,Ⅳ期38例,A组72例,B组30例,并发第二癌6例,结论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除可侵犯淋巴结外,还可侵犯全身各部位,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深度黄疽型(Th≥171nmol)病毒性肝炎多数是重型倾向的肝炎。这类病例中有发展成重型肝炎而导致严重后果,故在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我们采用中草药为主,西医对症处理为辅治疗深度黄疽型病毒性肝炎刃例,并以纯西医治疗的同期住院深度黄疽型病毒性肝炎刀例作对照,收到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含紫杉类方案化疗后血压的变化,并分析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化疗期间血压控制的特殊性.方法 对2007年9月~2010年9月收住本科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含紫杉类方案化疗,用药前均给予预处理,化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严密监测,及时处理.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化疗后血压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前10~12h给口服地塞米松后监测血压较前无显著变化(P>0.10).用紫杉醇化疗后0.5h、1h、2h、3h监测血压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001),化疗后第1、2、3、4d血压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约至第5、6d左右降至化疗前水平.经适当处理,血压控制平稳,没有1例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或低血压休克.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紫杉类药物化疗可导致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随时间推移血压逐渐降至平稳,化疗期间血压波动情况可进行控制,其影响因素较多,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沙利度胺治疗7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沙利度胺组60例、对照组1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患者ECOG评分、体重、睡眠质量、免疫功能。结果(1)两组患者ECOG评分,治疗前分布在1~4分之间,中位值2.5分;治疗后也分布在1~4分之间,中位值为2.0分,减少了0.5分;其中改善与显著改善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2例(20%),对照组有1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平均为50.8 kg,治疗后平均为52.4 kg;其中稳定、增加、明显增加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5例(25%),与对照组1例(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70%(42例)肺癌患者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改善,沙利度胺组为20例(33%),与对照组1例(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其中疼痛改善与显著改善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2例(20%),对照组缺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全组病例未见过敏反应以及明显不良反应。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中便秘为最常见,约占20%,未见外周神经炎、栓塞等;(6)沙利度胺组经治疗后IL-1、TNF-α、CD4/CD8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增强。结论沙利度胺对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消耗症状有一定作用,可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催化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药物中间体3,5-二异丙基水杨酸的合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超声辐射比使用机械搅拌反应时间缩短70min,产品收率提高2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