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比研究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 2 4例与同期开腹手术 2 0例。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 ,腹腔镜组出血量少 ,康复快 ,住院时间短 ,但不包括中转手术病例。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能体现其微创优点 ,但应降低并发症及手术中转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测胃癌中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82例配对人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HMGA2和HDAC6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HMGA2和HDAC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1%(57/82)和65.85%(54/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4.63%(12/82)、12.20%(10/82)和正常组织9.76%(8/82)、7.32%(6/82)(P0.05);胃癌组织HMGA2、HDAC6蛋白和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高(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MGA2和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6,P0.05)。结论 HMGA2和HDAC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共存现象,可能与胃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3.
王莲莲  张华  王子卫 《重庆医学》2016,(27):3790-3792
目的:探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在提高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19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接受造口知识培训,在出院当日、出院1个月后、3个月后三阶段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现场调查或电话回访。结果系统化教育平台实施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ESCA总分(120.87±10.31)分、自我护理技能(30.51±2.57)分、自我护理责任感(23.95±2.64)分、自我概念(26.23±1.69)分、健康知识水平(39.78±3.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应刚  王子卫 《重庆医学》2011,40(27):2737+273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5月该院直肠癌患者60例,腹腔镜手术30例为腹腔镜手术组;常规开腹手术30例为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97.30±1.51)min、(106.00±1.83)mL、(2.73±1.51)d,较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132.83±1.96)min、出血量(200.33±3.23)mL、首次排气时间(4.20±1.19)d]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
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胃癌是我国第三大恶件肿瘤,在消化道肿瘤巾发病率<最高,每年其死亡人数居所有癌症之首.另一办面,我围糖尿病患者已逐年增多,估计目前约5 000万.外科住院患者有12%合并糖尿病[1],临床上胃癌合并糖尿病已不少见,山于糖尿病致手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弱,慢性并发症多的特点,患者在手术治疗胃癌后常恢复缓慢,甚至手术效果及预后欠佳.作者认为找到实用、有效的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很有意义,虽然目前其意见及标准尚不统一,但围内外学者已根据各自实践有了共识,现就相关资料作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各亚型DNMT1、DNMT2、DNMT3A、DNMT3B和DNMT3L在胃癌与胃黏膜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胃癌和胃黏膜细胞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对60例胃癌与癌旁组织行5种DNMT表达研究。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对SGC-7901、MKN-45(胃癌细胞)和GES-1(胃黏膜细胞)行5种DNMT表达研究。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5-氮杂-2’-脱氧胞苷对SGC-7901、MKN-45和GES-1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胃癌与癌旁组织均有5种DNMT不同程度表达,但胃癌组织DNMT1和DNMT3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DNMT2和DNMT3L表达也低于癌旁组织(P<0.05),只有DNMT3B在胃癌与癌旁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45)与胃黏膜细胞(GES-1)亦有部分DNMT表达,除DNMT3B在胃黏膜细胞表达较强外,余DNMT在胃癌与胃黏膜细胞中无显著差异。5-氮杂-2’-脱氧胞苷对胃癌与胃黏膜细胞的增殖率、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并无显著影响。结论: DNMT在胃癌中表达呈降低趋势,抑制DNMT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中期大肠癌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但有10%~15%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自然生存期为4~15个月。如何提高晚期大肠癌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院自2000年开始对晚期大肠癌进行术前介入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就我科施行术前介入化疗的36例晚期大肠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经术前病理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岁)。直肠癌30例,结肠癌6例。病理诊断:10例管状腺癌,5例高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4…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DNEGFR)对胃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株人胃癌细胞,分为如下6组:SGC-7901细胞未转染组(US组)、SGC-7901细胞pEGFP-N1质粒转染组(ES组)、SGC-7901细胞pEGFPN1-DNEGFR质粒转染组(DS组)、NCI-N87细胞未转染组(UN组)、NCI-N87细胞pEGFP-N1质粒转染组(EN组)和NCI-N87细胞pEGFPN1-DNEGFR质粒转染组(DN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cyclin D1、Ser9位点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Ser9)]、p21和p27蛋白水平。结果:转染pEGFPN1-DNEGFR质粒的人胃癌细胞株出现G0/G1期阻滞,CDK2、cyclin D1和p-GSK-3β(Ser9)蛋白水平降低,p21和p27蛋白水平则升高。结论:DNEGFR通过激活GSK-3β使cyclin D1蛋白水平降低,并降低CDK2蛋白水平,上调p21和p27蛋白水平,最终导致胃癌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这一结果将为胃癌生物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带蒂大网膜加聚丙烯网片修复腹壁巨大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浸润性肿瘤常侵犯腹壁全层组织甚至腹腔内脏器,对其进行规范性切除后,会导致腹壁全层的巨大缺损,难以用周围组织对拢缝合。作者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代替缺损的腹膜,加聚丙烯网片修复缺损腹壁的方法,治疗12例因腹壁肿瘤切除致巨大缺损的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映东  王子卫 《医学综述》2004,10(8):474-476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或SN)的概念最早是由Cabanas在1977年治疗阴茎癌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指癌肿淋巴转移按一定顺序,从原发肿瘤回流到区域淋巴系统的第一个淋巴结被定义为SN。该概念被Morton等首先应用于Ⅰ期黑色素瘤,随后Giuliano等描述了在乳腺癌中鉴别SN的价值。多个SN称为SNs。若SNs为阴性,则N-SNs(非SNs)不大可能为阳性,提示整个引流区域没有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