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于雌性C57BL/6小鼠,诱导建立与人类1型糖尿病相似的动物模型,研究最适链脲佐菌素(STZ)建模剂量。方法  3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5)和模型一、二、三组(STZ剂量分别为40、50和60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连续5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测定注射前、注射后1、2、3、4和5周的空腹血糖和体重,小鼠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率,观察小鼠饮食、饮水和排尿情况。流式细胞技术(FACS)分析血和脾细胞悬液中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比例;HE染色观察胰岛病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三组饮水量、进食量和排尿量增加,体重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三组血糖变化明显,注射STZ后第1周迅速升高,第4周达高峰,随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3组胰岛萎缩,胰岛细胞不规则,数目减少。模型二组和模型三组IAA阳性率分别达到30%和90%。与对照组比较,模型三组外周血CD4+NK1.1+淋巴细胞和脾CD4+NK1.1+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诱导建立雌性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最适STZ剂量为60 mg/kg。

  相似文献   
92.
iNKT细胞是一群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殊桥梁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并分化.近年研究发现,E蛋白家族(E2A、HEB)和早幼粒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是调控iNKT细胞分化最早最基础的转录因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激活细胞内不同信号通路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TGF-β /SMAD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iNKT细胞可分化为五个亚群,至今研究较为透彻的为iNKT1、iNKT2、iNKT17亚群.就上述三条通路对iNKT细胞分化的影响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3.
iNKT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类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特殊T细胞亚群.其发育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新研究发现mTOR在iNKT细胞的发育分化中起关键作用.mTORC1控制着iNKT细胞阶段1、2、3的发育转变,且与PLZF互相调节影响iNKT细胞的发育分化,mTORC2在iNKT细胞由阶段1到2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进mTORC1与mTORC2活化的主要有RasGRP1、PDK1和RheB.旨在阐明mTOR对iNKT细胞发育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的CVA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吸入沙美特氟罗替卡松粉剂(50μg/250μg),每日2次,观察组36例同时口服孟鲁司特10 mg,每晚1次。在治疗前、治疗1、2、4、8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咳嗽症状积分、VAS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咳嗽症状积分观察组:(4.63±1.01)分,(2.58±0.82)分,(1.62±0.58)分,(0.34±0.09)分,(0.00±0.00)分,对照组:(4.72±1.04)分,(3.02±0.86)分,(2.57±1.35)分,(0.53±0.21)分,(0.22±0.04)分,VAS观察组:(7.51±1.33)分,(3.56±1.05)分,(2.24±1.02)分,(0.34±0.12)分,(0.00±0.00)分,对照组:(7.36±1.54)分,(3.85±1.37)分,(3.21±1.48)分,(1.03±0.25)分,(0.27±0.06)分],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8周后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PEF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8±5)%比(82±4)%、(79±5)比(71±5)、(89.9±2.2)L/min比(84.6±4.1)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孟鲁司特口服联合治疗CVA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不良反应少,患者的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人白介素22 (IL-22) 对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利用刀豆蛋白A (ConA) 建立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静脉注射IL-22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活性的影响,同时取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 检测IL-22刺激HepG2和LO2细胞后,对c-myc及Bcl-2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IL-22明显降低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值的升高,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体外检测IL-22对HepG2和LO2细胞表达c-myc及Bcl-2基因转录水平有促进作用. 结论 IL-22对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IL-22促进肝细胞的抗凋亡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对55例临床确诊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A)、抗细胞浆抗体(ACYA)、抗JO-1抗体及血清肌酶检测.发现PM/DM患者ANA、ACYA、抗JO-1抗体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M/DM患者血清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ANA、ACYA、抗JO-1抗体及血清肌酶的检测对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P11融合蛋白诱导血清抗体在大鼠、小鼠以及家兔中的变化,比较融合蛋白在三种动物中的反应原性,确定适于评价载脂蛋白A1-P11药效的动物种类。方法大鼠、小鼠及家兔各14只,随机选取7只按照1mg/kg体重静脉注射载脂蛋白A1-P11融合蛋白,隔天给药;各组余下的7只动物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在给药前1天、第2、4、8、12、15、18和20次给药时及停药后第1、2、3和4周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中和抗体。结果载脂蛋白A1-P11在这三种动物中抗体变化的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是家兔产生抗体显著高于小鼠和大鼠。结论三种动物中,大鼠和小鼠更适合作为评价载脂蛋白A1-P11长期功效的动物,因而这两种动物的病理模型可作为评价载脂蛋白A1-P11药效的候选动物,为探讨载脂蛋白A1-P11治疗高脂血症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52例、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进行干预,分别检测护理前后肝功能、SAS、SDS及DAS评分.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干预后ALT、ALB、TBIL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及TBIL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DAS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SAS、SDS、DAS呈正相关(P<0.05),ALB与DAS呈正相关(P<0.05),TBIL与SAS、SDS、DAS呈正相关(P<0.05).结论 采用佩普洛人际关系理论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肝功能状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正常血糖组120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39例和糖尿病组107例)的临床资料;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患者预后,分析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对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风险;多元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P<0.001)和糖尿病组(P<0.001)预后不良率高于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组预后不良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出血量多、血肿破入脑室、空腹血糖水平高会增加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P<0.05)。结论:患者伴糖尿病高血糖或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血糖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新发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