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动杆菌微生物学耐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不动杆菌无处不在 ,医院环境的污染在不动杆菌爆发流行中有重要意义。不动杆菌耐药呈出现早、耐药谱广的特点 ,并易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其中 ,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灭活酶的产生 ,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对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可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延缓不动杆菌耐药株的出现 ,治疗上目前主张使用酶抑制剂舒巴坦 /氨苄西林或某些非传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32.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已成为医院内及家庭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其在现代呼吸支持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文通过Medline检索2018-06~2019-10 NPPV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辅助有创通气撤机、预氧合、慢性呼吸衰竭、方法学应用优化以及与其他无创通气支持方式等方面有相关亮点的研究报道进行述评,为NPPV的优化应用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玉泉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常规方法基础上使用玉泉丸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安全性也可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DiabetesMelltus,DM)患者的人群正逐年增加,其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累及的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DN以早期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球肥大,晚期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微量蛋白质,随后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并出现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氮质血症,低蛋白血症,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由于本病伴有糖代谢紊乱及常合并较严重心血管等并发症,因此其治疗远较一般肾病复杂,预后也较差.故深入研究DN的现代发病机理,对于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术中大出血2例报告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王凌伟李少君我们在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中发生2例大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女,19岁。血压13.5/5.5kPa(右上肢)、28/5.5kPa(左下肢)。B超示主动脉分叉处...  相似文献   
36.
冠状静脉窦逆灌心肌保护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静脉窦逆灌心肌保护简单、安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次冠状动脉搭桥及急性心肌梗塞手术的病人,逆灌能对缺血心肌提供有效的营养血流,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但其对右室保护欠佳、插管易脱落而致心肌缺血以及可能引起冠状静脉窦损伤等亦受到关注。现就逆灌心肌保护的现状综述如下:1冠状静脉窦逆灌的研究概况早在1898年Pratt用血从冠状静脉窦灌注使猫心跳动1小时以上,由此提出逆灌可保护心脏功能。Beck对冠状静脉解剖和生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结扎梗塞区域的冠状静脉可减小梗塞范围,进…  相似文献   
3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Ieepapneahypopneasym—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4%。OSAHS的主要改变之一是由于缺氧引起的睡眠结构紊乱。本文总结了我院近来3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变化。对其睡眠结构及其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总结真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近十年48例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感染所致CAP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14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2.94±13.52)岁。41.67%的患者无明显基础疾病。22.92%的患者临床无症状,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而就诊。77.08%的患者有以下症状:咳嗽和(或)咳痰、咯血、发热、气促等。影像学表现:72.92%的患者表现为单发和(或)多发结节肿块影,50%的患者表现为渗出斑片影和(或)实变影。纤支镜粘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胸腔镜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有助于获取有价值的肺组织标本。确诊依赖于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和真菌培养。结论 真菌感染所致CAP 多见于中年男性,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多样。多部位、多次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9.
抗体免疫缺陷病是一组由遗传缺陷引起的先天性疾病, 影响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发育和功能。患者可表现为反复感染、淋巴细胞增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炎症或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可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深入了解抗体免疫缺陷病将有助于将其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甄别出来。  相似文献   
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发病率居高不下, 疾病负担重。临床问题推动了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 持续加深着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 也陆续涌现了新的观点、证据和策略。2022年以来的研究, 增加了地区低-中收入、环境臭氧等危险因素对患病率影响的知识, 首次回答了早产对中年时期肺功能水平和慢阻肺患病风险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低-中收入国家分别开展的慢阻肺筛查试验提示了筛查工具和因地制宜制定筛查策略的重要性。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基于病历标签而不依赖医疗专家的疾病预测模式。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终生发展轨迹、真菌致敏情况、气道黏液栓及低加重风险组患者的既往急性加重史分层为慢阻肺的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视角。靶向炎症介质、合并症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环境干预等方面的临床试验阐明了慢阻肺治疗领域一些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 也提示慢阻肺的个体化诊疗需要更多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