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患者往往与冠心病一样具有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小板的粘附、激活和聚集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和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后外周动脉再狭窄(闭塞),还能够显著降低这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对于有些病人,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反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为多分类敏感性问题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的计算公式。方法应用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技术模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理论,全概率公式,方差的基本性质等理论和方法。结果推导出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技术模型在分层随机抽样下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成功应用该调查方法及相关公式调查估计得苏州大学新校区学生近两个学期考试作弊0次、1~2次、〉2次的比例分别为68.55%、19.95%、11.50%。结论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技术模型下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及相应的统计计算公式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时浅表静脉细小的分期成形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解决细小血管的自体标准内瘘成形的困难以及提高成功率.方法 动静脉内瘘术中对静脉与动脉Ⅰ期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端侧吻合法后,通过4周血管锻炼,监测内瘘血流量,Ⅱ期再次手术扩大吻合口内瘘成形术28例.结果 Ⅰ期内瘘血管吻合均通畅,术后1周内瘘闭塞1例;术后4周彩超测定血流量小于200 ml/min 25例,Ⅱ期再次手术后内瘘均可正常透析使用.透析期间内瘘闭塞4例.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应用显微血管缝合技术,通过对细小静脉分期成形可建立患者自体血管,经济、安全,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血管通路透析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头面部软组织撕脱伤显微外科修复的必要性,提高再植成功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9月到2009年10月头面部撕脱的软组织吻合血管原位再植6例,术后予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并辅助使用高压氧的治疗.结果 组织完全成活4例,部分组织坏死2例,其中1例清创换药后Ⅱ期植皮治愈,1例痂下愈合.结论 头面部软组织撕脱伤通过吻合血管原位再植显微外科修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辅以高压氧的治疗,提高组织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头面部软组织撕脱伤显微外科修复的必要性,提高再植成功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9月到2009年10月头面部撕脱的软组织吻合血管原位再植6例,术后予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并辅助使用高压氧的治疗.结果 组织完全成活4例,部分组织坏死2例,其中1例清创换药后Ⅱ期植皮治愈,1例痂下愈合.结论 头面部软组织撕脱伤通过吻合血管原位再植显微外科修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辅以高压氧的治疗,提高组织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单腔和双腔Fogarty导管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EAE)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单腔Fogarty导管取栓组(SF组)(52例,55条患肢)和双腔导管取栓组(DF组)(25例,2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死亡率、截肢率、膝下动脉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踝/肱指数(ABI)、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SF组[(0.68±0.08)vs(0.17±0.16)]和DF组[(0.93±0.11)vs(0.15±0.18)]术后AB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01)。DF组的一条或以上膝下动脉开通率(78.6%vs 52.7%,P<0.001)、ABI改善程度(0.78 vs 0.51,P<0.001)优于SF组。DF组截肢率(7.1%vs14.5%,P<0.01)、并发症发生率(20.0%vs 51.9%,P<0.001)低于SF组。而DF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SF组[(143±15.8)min vs(85±13.5)min,P<0.001)]。结论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多种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壁分离征,可分为Stanford A型及B型两种类型,是最常见的致死性主动脉疾病,特别是Stanford A型夹层,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6h内死亡率超过22.7%,24 h死亡率超过50%,7天的死亡率达到68%[1]。Stanford B型夹层则可通过进行降压治疗及卧床休息来降低死亡率,且积极有效的内科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2]。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于1999年由Dake首次使用于AD的治疗,取得较内科治疗更为优良的效果。由于AD多数患者合并了较复杂的内科情况,围手术期的处理非常关键,下面就Stanford B型AD(以下简称B型AD)TEVAR的围手术期准备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移植物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移植物感染的患者资料,并对感染原因、临床表现、再次干预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5岁(48~77岁),与首次EVAR的中位间隔时间为7.5个月(21 d^27个月),合并主动脉肠瘘(AEF)6例(40%),细菌培养阳性率47%(7/15)。4例(AEF 2例、无AEF 2例)接受保守治疗。11例(AEF 4例,无AEF 7例)接受手术取出支架,其中9例行腋-双股动脉旁路+主动脉残端闭合,2例行原位腹主动脉重建,其中合并AEF者同时进行了肠瘘修补术。30 d内死亡率为33%(5/15),围术期死亡3例,保守治疗2例且为合并AEF患者。10例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6~54个月)。2例保守治疗者中长期死亡率为50%(1/2),感染再发率为100%(2/2);8例术后患者仅1例2年后死于脑血管意外,中长期死亡率为13%(1/8),感染再发率为0%(0/8)。患者总体死亡率为47%(7/15),其中合并AEF患者(67%,4/6)30 d内死亡率高于无AEF者(11%,1/11)(P=0.047),而合并AEF(50%,1/2)和无AEF患者(25%,2/8)中长期死亡率及感染再发率无明显差异(P=0.38)。结论:EVAR术后移植物感染死亡率高,而合并AEF患者早期死亡率高。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基于充分的抗感染后的外科治疗是一个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为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提供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的计算公式.方法 本文中,多项选择敏感问题RRT模型、两阶段抽样调查方法 、抽样理论、全概率公式、方差的基本性质等理论与方法被应用.结果 推导出多项选择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模型在两阶段抽样下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应用此调查方法及相关公式调查得苏州大学学生近两个学期考试作弊0次、1~2次、>2次的比例分别为68.066%,18.072%,13.861%.结论 多项选择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模型下的二阶段抽样调查方法及相应的统计计算公式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