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目的:采用ITS2条形码对寄生植物锁阳-白刺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并分析它们之间及它们近缘种的亲缘关系。方法:通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用引物扩增r DNA-ITS2的内转录间隔区,经DNAstar软件校对拼接,预测植物的ITS2二级结构图;利用MEGA 6.06软件计算种内、属间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通过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比对和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分析属间、种间和种内遗传关系。结果:锁阳和白刺的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29 bp和232 bp,GC含量分别为48%和63%。锁阳和白刺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4 4和0~0.022;锁阳和白刺的属间遗传距离为2.234 0~2.443 3。结论:ITS2条形码可以很好地鉴定、区分锁阳、白刺及它们的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药物干预组、对照组,药物干预组以1×10-6mol.L-1人参皂苷Rg1孵育48h,对照组未加药物常规培养;分别用骨髓CFU-F体外培养法、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及MTT法测定大鼠BMSC的增殖情况,同时测定BMSC的GATA转录因子1~3的表达及其与DNA结合活性。结果人参皂苷Rg1刺激后BMSC的GATA1和GATA2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调1.42±0.31(P<0.01)和2.70±0.73(P<0.01)倍,并且人参皂苷Rg1刺激后BMSC的GATA与DNA结合活性明显增高。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大鼠BMSC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GATA1和GATA2的表达以及其与DNA的结合活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以史为鉴",旨在古为今用,启迪医者,发展小儿适宜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方法汇总、简述和分析历代医家对小儿病理生理认识,治疗方法的丰富与变革。结果小儿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形成于先秦至两汉,发展于晋隋唐,充实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提高于现代。结论小儿中医外治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少到多,应用由单一到复合的过程,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适用范围不断拓展。它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是中医为今所用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不断发掘研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加辨证中药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 纳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62例,分为中成药雷公藤多苷+辨证中药+香丹注射液组(中药组,32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潘生丁组(西药组,30例),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12周PLT、D-D、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PT、D-D、治疗4周后FIB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加辨证中药可影响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凝血机制,其改善D-D、PT、FIB水平优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潘生丁.  相似文献   
155.
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后循环缺血的原因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在各种类型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以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难度最大。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开颅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该文就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相关凋亡分子表达。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顺尔宁组、加味芎蝎散组;造模后分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采用HE观察各组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Masson染色法对大鼠支气管厚度,平滑肌厚度及胶原纤维沉积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平滑肌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Fas、Fas L、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支气管上皮变性、坏死,支气管厚度增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气道平滑肌细胞Bax/Bcl-2、Fas、Caspase3表达减少,而顺尔宁组、加味芎蝎散组具有明显升高的作用。结论加味芎蝎散可通过促进气道平滑肌凋亡分子的表达来减轻CVA大鼠的气道重塑作用,从而发挥对于CV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较困难,根据对我科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中的评估价值及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CV),并与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者48例占46.2%,MCV异常者79例占76.0%,SCV异常者96例占92.4%。与正常值相比犤潜伏期:腓总神经为(3.77±0.98)ms,胫神经为(5.0±0.5)ms,腓肠神经为(3.07±0.28)ms;MCV:腓总神经为(47.3±3.9)m/s,胫神经为(42.9±4.9)m/s,SCV:腓肠神经为(33.9±3.25)m/s〗,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犤腓总神经为(5.27±1.33)ms,胫神经为(6.14±1.25)ms,腓肠神经为(4.98±0.67)ms犦,MCV和SCV明显减慢犤腓总神经MCV为(36.43±7.28)m/s,胫神经MCV为(36.07±8.82)m/s,腓肠神经SCV为(22.87±4.12)m/s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4.231~7.513,P<0.0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周围神经MCV和SCV异常率越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值负相关(r=-0.802,P<0.01)。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异常明显于运动神经,且病程越长、糖化  相似文献   
159.
分析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有痰、虚,均与脾失健运相关,故治疗需以脾为核心,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不同,兼顾心、肝、肾之病变,分别相应采取养心安神、疏肝理气、补肾填精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究老年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且年龄≥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482例患者,年龄(66.5±4.7)岁。其中,男297例(61.6%),女185例(38.4%),阵发性房颤239例(49.6%),持续性房颤243例(50.4%)。围术期共4例穿刺局部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0.4±5.6)个月,共104例(21.6%)患者房颤复发。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左心房大小、糖尿病、心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评分(CHA2DS2?VASc)积分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等因素无显著差异。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颤患者安全有效,左心房增大、合并糖尿病、心衰等可能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