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不同细胞学类型肺癌血供特征。方法: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5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肺部CT平扫,确定病变部位,而后以6ml/s的速度注射碘浓度为300mg/mL的非离子增强剂50ml,对病变行同层动态扫描。在西门子工作站用Body Perfusion软件中的Lung Cancer子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肿瘤的灌注参数。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肺癌的灌注值。结果:腺癌灌注起始时间要迟于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鳞癌达峰时间要早于腺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肺癌的其它灌注值在细胞学类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肺癌灌注起始时间和灌注达峰时间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有差异,它们对判断肺癌的细胞学分型的价值还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其它灌注值在肺癌的细胞学分型没有统计学差别,可能对于肺癌分型的鉴别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2.
本文收集CRF病人100例,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B超显象三者结合进行临床分析。企图通过三者结合了解肾实质损伤程度,寻找一般规律,为治疗、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为尚未开展肾活检的基层医疗单位提供中西医结合的辨证用药、临床经验和思路方法等。  相似文献   
33.
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17ACE)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136例,其中行1~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79例(TACE组),按治疗方式不同分4组,A组:仅灌注化疗药物ll例,治疗1~4次;B组:化疗药 碘化油栓塞33例,治疗1~5次;C组:化疗药 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3例,治疗1—3次;D组:化疗药 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2例,治疗1~3次。单纯手术57例(非TACE组),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UTP-digoxigenin nick—end labeling)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标本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的A、B、C、D各组HCC细胞凋亡指数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非TACE组;而Bcl-2蛋白表达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TACE组的A、B、C、D各组均显著低于非TACE组。结论 术前TACE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使HCC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4.
小儿术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肌注与口服咪唑安定 (MIZ)、氯胺酮 (KET)混合液的临床效应。方法 :ASAⅠ级 ,年龄 2~ 6岁择期手术患儿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A组术前 3 0min肌注MIZ 0 1mg/kg KET 1mg/kg混合液 ;B组术前 3 0min口服MIZ 0 5mg/kg KET 5mg/kg混合液 ,容量为 0 2 5ml/kg ,用果汁配制。待小儿镇静后行骶管阻滞。观察并记录小儿对两种给药途径的接受程度 ;用药后的HR、RR、SpO2 变化 ;记录用药后的显效时间 ,首次睁眼时间 ;评估用药后小儿的镇静、情绪状态、与家长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变化以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小儿 10 0 %反对肌注 ,B组 90 %容易接受口服液 ;A组小儿用药后HR、RR均加快 ,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用药后行为变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A组显效时间比B组快 (P <0 0 5 )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两组术前给药方案用于小儿 ,镇静效果良好 ,与肌注途径比较 ,口服给药具有无痛苦、小儿易接受、安全等优点 ,因此更适合于小儿  相似文献   
35.
本文57例采用改良法静注碳酸氢钠维生素C和生理盐水心脏声学造影,每例均重复1次。分甲、乙二组,甲组29例(58例次),用碳酸氢钠维生素C,全部均达5级,造影显示持续时间平均54.3秒。乙组28例(56例次)用生理盐水,达5级者54例次(96.4%),持续时间平均8.2秒,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方案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光山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误诊为先兆流产以及不全流产而进行清宫术治疗,术中发现疑似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超声检查诊断为瘢痕妊娠。其中6例进行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术治疗,2例因同时伴随子宫肌瘤且无生育要求行子宫切除术治疗,18例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31例术前经阴道超声确诊,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57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保证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而超声影像学检查是最简便易行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肺内良性结节及肿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误诊的原因,以寻求避免误诊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PETCT 误诊为肺癌的18例患者肺内良性肿块/结节的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所有病灶均有放射性摄 取,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1.2~12.2(4.99±3.51),其中SUVmax>2.5的患者13例, 17例未行延迟显像;所有患者均未行CT增强扫描及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CT表现上其中4例长径 超过3 cm,5例紧贴胸膜且胸膜下脂肪间隙完整或未突破叶间胸膜生长,7例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4例病灶密度 过高、内有钙化或密度过低,3例病灶旁有卫星灶,1例病灶见长毛刺。PET-CT诊断过程中忽视了对CT征象的分析是 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另外所有病例未行增强CT及病灶HRCT,17例未行延迟显像,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结 论:加强增强CT、感兴趣区HRCT及PET-CT延迟显像的应用,重视对病灶PET表现及CT征象的分析是避免误诊肺内 良性病变的关健,深入研究非18F-FDG示踪剂的应用是避免误诊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它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恢复快、手术资料易于保存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11月9日成功实施山西省第1例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SCTPA,包括中央肺癌16例,周围型肺部7例,肺动静脉瘘2例。技术参数为:扫描层厚2.7mm,重建层厚1.5mm,螺距1-1.5。其中11例在从右上肢注入对比剂,14例从右下肢注入对比剂,重建方法包括MPR、SSD及MIP。结果:25例中24例SCTPA成功。5例中央肺癌SCTPA显示主肺动脉与两下肺动脉干或心包内段肺静脉与左心房受侵犯而取消手术,另10例中央型肺癌SCTPA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一致,仅6支正常血管分支误认为肿瘤侵犯,号肿块紧贴血管分支有关。7例周围型肿癌SCTPA显示了肿块与血管的关系。2例肺动脉瘘中1例左下肺动脉静脉瘘与插管法肺动脉造影所见完全一致(另一例未做插管法肺动脉造影)。在SCTPA方法上,本文14例采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者消除了上腔静脉(SVC)放射状伪影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结论:SCTPA对肺血管性疾病及肺癌对血管的侵犯与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改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行SCTPA可消除SVC放射状伪影,显著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髂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灌注尿激酶、络泰、罂粟碱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7~71岁,平均44.2岁.结果:根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6例,显效94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3.9%.其中12例经治疗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一提的是,X线片改善表现与临床症状改善不一定一致.结论:选择髂内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