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appli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pplication of a pl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Qihai point (Ren 6) for treatment of 309 cases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Good therapeutic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General Data In this series, there were 138 males and 171 females, ranging in age from 17 to 81 years, < 40 years in 65 cases, and 40 or over 40 years in 244 cases. The disease course  相似文献   
62.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预防大鼠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对大鼠脑血管痉挛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NF κB活性抑制剂PDTC行脑池内注射 ,对 12只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大鼠进行处理 ,同时 ,以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单纯SAH大鼠和用PBS缓冲液替代PDTC进行处理的大鼠作为对照。结果 PDTC能明显抑制SAH后第 3天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 ,其血管腔周径为正常时的 81 3 %± 10 9% ,与注血前相比 ,大鼠的脑血流下降了 10 %± 11% ;而未经处理和用PBS缓冲液对照处理的大鼠基底动脉管腔周径分别为正常时的 49 7%± 7 5 %和 48 6%± 7 8% ,其脑血流分别下降了 3 7%± 9%和3 8%± 11%。进一步检测基底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发现 ,PDTC可直接抑制ICAM 1在血管壁的表达。结论 血管的炎症反应是参与SAH后CVS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抑制NF κB的活化代表了一种新的治疗急性炎症的模式 ,它为SAH后CVS的治疗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和途径  相似文献   
63.
刘燕  王中 《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0):13-15
体外循环技术自应用于临床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但体外循环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与体外循环有关的意外亦时有发生。体外循环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避免体外循环的不良预后。本文探讨了体外循环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的理论基础及重要性,并分析了影响体外循环工作质量的原因,总结了提高体外循环工作质量的对策,对医院建院后体外循环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4.
张××,女,18岁,住院号843769,临朐县人。两月前患者生气后进凉食,不久感上腹钝痛,伴反酸,恶心,吐出少量进食之物后疼痛缓解,以后,上述症状食后即发,进硬质物多不呕吐。当地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为“贲门失驰缓症”,食管镜检查见局部明显狭窄,镜筒通过困难,粘膜呈炎性改变,诊断:“贲门失驰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对症处理后稍好转。近十天食末腹痛加重,吐后则止,汤水不进,靠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兔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最佳速率范围。材料与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分成5组,均于颈内动脉内注入由全血加凝血酶制成的新鲜血栓混悬液0.2ml。在动物脑血栓模型建立1~2小时内进行颈内动脉尿激酶灌注溶栓,剂量为4万单位/公斤体重,浓度为8000单位/亳升。5个实验组的注射速率为A组:0.01ml/s;B组:0.02ml/s;C组:0.04ml/s;D组:0.10ml/s;E组:0.50ml/s。溶栓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溶栓术后24小时行病理检查。结果:5组溶通率分别为A组:0.0%;B组:83.3%;C组:100.0%;D组:83.3%;E组:0.0%。B、C、D组的溶通率与A、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5),B、C、D组之间的溶通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兔脑血栓形成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有效速率范围为160~800U/s,以320U/s左右的注射速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66.
对24例施行胫骨延长术患者的观察护理,总结了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的体会,着重介绍了血循环观察指标和方法,指出了褥疮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文中分析了病人的心理状态,提出了加强精神心理护理,并要求护士学习医学心理学,以利提高护士素质,加速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和逐步实行整体病人的护理(total patient care)。  相似文献   
67.
破裂脑动脉瘤早期手术中预防血管痉挛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61例中,颈内动脉瘤23例,前交通动脉瘤23例,大脑前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3例。出血后3天内手术者38例,4~6天内手术23例。术后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者必例,死亡6例。术中采取清除脑池内血块,罂粟碱冲洗脑池同时行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静脉投用胰岛素-葡萄糖-氯化钾溶液以及去骨瓣减压等,对于防止脑动脉瘤破裂后血管痉挛有效。  相似文献   
68.
利用I_2和Br_2在近紫外区有明显光吸收之特征,本文设计了I_2、Na_2S_2O_3、SO_2、抗坏血酸和苯酚标准溶液的分光光度标定。与经典的容量标定法相比较,本法的准确率为94.8~106.7%,经t测验P>0.05,相差无显著性。本法亦具有较高的精密度,I_2、Na_2S_2O_3和抗坏血酸液标定的CV分别为0.01~0.78、0.56~1.27和1.41%。 试剂:①I_2标准液(I_25.0mg/mL):取干燥KIO_3 0.1405g溶于水成100mL;②KBr  相似文献   
69.
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3、T4、TSH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其血清T3明显下降,TSH增高,T4无明显变化,T3的变化与血肿的部位及血肿量密切相关,死亡组与存活组的T3含量有明显差异,提示血清T3含量水平对估计其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0.
<正> 黄体破裂常因无停经史及阴道流血而被忽视。本文通过对81例经手术证实的黄体破裂之声象特征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被误诊为宫外孕、附件炎性包块等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提高对黄体破裂的超声诊断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自1985年1月~1995年5月因急腹痛来我院就诊,经超声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黄体破裂。年龄14岁~42岁,除4例14~18岁未婚外,其余均为已婚,其中30~40岁48例,占59.2%,40~42岁5例。 超声检查仪器为日本产的EUB—25M、ALOKA—256,RT—2800、EUB—415。患者取仰卧位,按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