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创面的修复和再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虽然主要难点依然存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创面修复已经得到很大的进步。本文的目的是概略介绍目前文献中提到最多的三种实用的、先进的治疗方法:组织工程,封闭负压疗法、高压氧治疗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国际维和行动中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和实施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是维和医疗分队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雏和行动的全过程。通过派遣机动卫勤分队到战乱国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使分队达到了锤炼,提高了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治能力和不同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取得了战争状态下海外部署军队卫勤机动力量和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经验.也为军事斗争准备中实现卫勤保障要求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复合bFGF对骨外露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于胫骨上段前内侧作一1cm×1.5cm创面,暴露胫骨。A组创面喷洒bFGF后,胶原蛋白海绵覆盖,纱布包扎。B组覆盖胶原蛋白海绵扎。C组喷洒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测量并计算术后各时期创面收缩率。创面愈合后,取材,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大体观察:A、B、C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5.12±1.46)d、(30.50±1.69)d、(33.38±1.77)d。A组较B、C组愈合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观察:A组创面愈合质量优于B、C组。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复合bFGF对兔胫骨外露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组织。  相似文献   
64.
维和二级医疗分队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医疗分队执行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任务成为我军卫勤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我院为主抽组的南京战区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圆满地完成了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对军队医院执行非战斗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1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机制1.1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体系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主要由维和行动部(departm ent of peacekeep ingoperation,DPKO)下的卫勤保障股(m ed ical supportun it,M SU)负责,并与联合国医疗服务司(m ed icalserv ices d iv ision,M SD)合作,计划、协…  相似文献   
65.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于研究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发生机制和检测介入治疗手段有效性的动物实验模型可分为体内、体外和计算机模拟实验三种。体外实验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模型研究IVDD有明显的局限性,所以常用的实验方法仍然是体内研究。体内椎间盘退变模型可分为自发性和诱导性两种。自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是通过系统方法引起动物遗传改变,或通过改变喂养食物引起动物行为方式改变而引起IVDD发生。诱导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又可分为机械性损害模型和结构性损害模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本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与人类可能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移植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后外侧穿刺抽吸L1/2和L3/4髓核构建日本大耳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2周应用微量注射器向L3/4椎间盘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L1/2椎间盘注射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周、4周、8周、12周时行兔椎间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组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实验组注射后2周椎间盘高度缓慢下降,之后缓慢升高,两组在4个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可以延缓实验椎间盘的水分丢失。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髓核纤维环形态得到保留,髓核纤维环边界清晰,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增殖分裂,并向周围迁徙规律排列,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周内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能力,其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联合移植可以延缓退变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并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67.
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构建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经典方法,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目的:验证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进行后外侧穿刺抽吸髓核,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0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行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用持针器夹持21G穿刺针,行L<,1-2>及L<,3-4>椎间盘右后外侧穿刺髓核抽吸法摘除部分髓核组织,术后2,4,8,12周分别对造模后椎闻盘行组织学观察,并将L<,2-3>椎间盘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学结构.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椎间盘大多髓核完整,髓核与纤维环分界清晰,纤维环结构接近正常,髓核组织中有大量髓核细胞.造模后第4周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第12周时髓核中主要为纤维组织,伴有极少量髓核细胞.结论: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术建立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可为应用组织工程修复重建退行性变椎间盘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8.
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腰腿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患者相关的神经根、脊髓受压并产生一系列相应症状。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免疫学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研究的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髋臼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对38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髂股入路,复位后用骨盆钢板和可吸收钉固定。结果:38例中22例(57.9%),完全复位,8例(21.05%)满意复位,8例(21.05%)复位不满意。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9例(30%),良13例(37%),一般6例(20%)。差4例(13%)。结论:对于髋臼骨折,联合应用三个方向的X片和CT扫描,准确诊断,尽早予以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骨折愈合后负重运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mPEG-ssMr5000和Mr20000)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2a(rhIFNα2a)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 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用聚乙二醇修饰rhIFNα2a,采用VSV-Wish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修饰后rhIFNα2a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 随着PEG对rhIFNα2a摩尔比增加和修饰反应时间的延长,rhIFNα2a修饰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均一性增加,且随着rhIFNα2a修饰度的提高,其体外抗病毒活性逐渐降低。结论 初步确立了PEG修饰rhIFNα2a的反应条件,表明反应摩尔比与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量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