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应用ISSR-PCR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3省9地11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并殖吸虫的基因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PCR(ISSR-PCR)技术对11株并殖吸虫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电泳结果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等4株与其余7株并殖吸虫扩增产物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株遗传距离为0.181 8;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和湖北走马(b)株之间扩增产物遗传距离在0.125~0.18之间;湖北走马(a)和湖北五里株间遗传距离为0.153 9;湖北红坪和湖北十堰株遗传距离为0.156 6。结论11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分为两大类:1)武宁株、兰亭株、赤壁株和温泉株,属卫氏并殖吸虫;2)红坪株、走马(a)株、走马(b)株、五峰(a)株、五峰(b)株、五里株和十堰株,属斯氏狸殖吸虫。湖北省存在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和斯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用并殖吸虫不同虫期(成虫和囊蚴)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对ISSR-PCR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为湖北钉螺种下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3个地域株的湖北钉螺,高盐法抽提细胞内全部DNA ,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纯化并测序。将测序结果输入MEGA2程序,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分别用UPGMA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PCR扩增获得CO1基因大小约70 0bp(含两侧引物)。遗传距离显示:13个地域株明显被分为两组,其中四川株和云南株为一组,组内遗传距离为0 .0 35 ,其余为另一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 .0 14。而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 .12 9。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进化树分两大支,四川株和云南株位于一支,其它地域株位于另一支。结论13个自然隔离株湖北钉螺CO1基因总体差异不大,显示为一个种,其中四川、云南株与其它地域株差异显著,支持以往滇川亚种的结论,长江中下游各地域株CO1基因非常相近,支持指名(或湖北)亚种的分类方法。福建株、台湾株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光壳和肋壳钉螺CO1基因无差异。  相似文献   
33.
三地钉螺线粒体DNA两个分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广西、云南、湖南三地钉螺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1)基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b(Cytb)基因的遗传变异。 方法 收集广西靖西、云南洱源和湖南岳阳三地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和Cytb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 W(1.82)软件对所测基因序列排序,用MEGA(3.1)计算其碱基组成、转换及颠换;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 结果 PCR扩增获得CO1和Cytb基因大小分别约为700及600 bp(含两侧引物)。三地钉螺CO1基因中共检测到106个多态性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15.9%,Cytb基因中多态性位点为165个,约占核苷酸总数的28.5%。广西靖西与湖南岳阳、广西靖西与云南洱源的钉螺CO1基因和Cytb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51、0.158和0.031、0.405。根据CO1和Cytb的基因序列,用上述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均一致。广西靖西与湖南岳阳的钉螺同属一个支系,云南洱源钉螺单独形成另一支系。 结论 广西、湖南和云南的钉螺CO1和Cytb基因总体上具有相对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4.
<正> 日本并咪唑类药物问世以来,甲苯咪唑、阿苯达唑试用治疗蛲虫病均取得满意疗效,但上述2药经动物实验,均具致畸作用,孕妇忌用。1974年研制成一种苯并米唑类药物称芬苯达唑(fenbendazole),是一种广谱、高效而安全的抗蠕虫新药,国外已试用于临床,作者尚未见国内有报道。现将1987年来试用于治疗蛲虫病36例报道如下。其结构式如图1。  相似文献   
35.
36.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本文就其发展现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特征、线粒体基因组的损伤及突变机制、线粒体基因组损伤的有关疾病以及线粒体基因组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建立湖北省钟祥地区血吸虫病相关数据库的地理分布图,并对疾病的分布现状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纵向分析。方法收集钟祥地区近3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及相关的气象、水文数据,通过构建遥感图像分类的神经网络及网络训练,建立相应的GIS数据库及显示图像。结果完成钟祥地区及周边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的GIS数据库及1幅钟祥地区疫情图,依据图像计算,有螺面积(公顷,hm^2)分别为4.4、8.2、24、130.4、8.13,11753。结论GIS和RS技术制作的图像清晰、简明、直观,支持复杂的空间和属性查询,便于血吸虫病资料的保存与分析,为相关区域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广西钉螺与云南、湖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收集广西靖西、云南洱源和湖南岳阳三地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线粒体Cytb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 W(1.82)软件对所测得的Cytb基因序列进行排序,用MEGA3.1计算其碱基组成、转换及颠换;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同时结合三地钉螺分布和孳生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获得Cytb基因大小为580 bp。三地钉螺Cytb基因序列富含碱基A和T,A+T平均含量为61.2%,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三地钉螺Cytb基因578 bp的同源序列中检测到165个变异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28.5%。其中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7个,约占2.94%;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60个,约占27.7%。广西钉螺与湖南、云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0.405。采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同属一个支系,云南钉螺单独形成另一支系。结论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存在较大基因差异,进化速率较大,保守性较小,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基因差异较小,相对保守,进化速率不太大,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9.
阿苯达唑对多种寄生虫病有效,但对姜片虫病的作用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1988年我们应用此药治疗姜片虫病25例。 对象 25例均系湖北省湖沼地区洪湖市农民,经粪检普查发现有姜片虫卵而就地住院治疗。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4—55岁,其中14—17岁5例,8—29岁7例,30—49岁12例,50岁以上1例。均有生吃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史。25例中14例无明显症状,余11例有轻微腹痛、腹胀、不规则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例肝脏轻度增大。25例中15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对旋毛虫是否有杀伤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免疫血清及补体对旋毛虫新生幼虫的杀伤作用。结果与结论:单纯中性粒细胞或其与正常血清对幼虫无杀伤作用;中性粒细胞在抗体及补体参与下,对幼虫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感染鼠和正常鼠中性粒细胞在抗体参与下对幼虫均有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