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P1)在大鼠肝硬化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肝硬化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及1、2、3、4周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胆总管结扎法(BDL)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硬化不同阶段肾组织中的AQP1表达,以及肝硬化大鼠有、无腹水时的肾组织AQP1表达。结果 1~4周模型组大鼠肾皮质、髓质中的AQP1平均吸光度A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腹水组大鼠肾皮质、髓质中的AQP1平均吸光度A值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5)。结论以BDL法制备的肝硬化模型大鼠存在肾组织AQP1表达上调,提示在肝硬化进程中,近曲小管、髓襻降支细段可能参与了液体重吸收增加,其腹水产生与肾脏AQP1对水的转运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寻找构建医院安全给药系统的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于2010年10月至12月对邯郸市职工疗养院2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每个环节实行双人核对、给药时反问式查对是安全给药的关键步骤;详细的评估患者、悬挂警示标识牌是安全给药的重要前提;护士长柔性管理、人人参与是安全给药的重要屏障。结论护理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确保给药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双人核对;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给药知识、技能培训,在正确的时间将争取的药物发给正确的患者;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到护理管理中,增强每一位护理人员安全给药意识,保障患者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43.
44.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死亡率高。幸存者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袋鼠式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神经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 的神经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神经行为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提升;并且观察组在护理第 1 周及第 4 周的神经行为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效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袋鼠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神经行为,提升母乳喂养效果和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DCM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血清IMA、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脂指标;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DCM患者血清IMA、BNP、hs-CRP水平及LVEF;血清IMA水平与DCM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及LVEF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及血清IMA、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LDL/HDL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Ⅲ级和Ⅳ级DCM患者血清IMA、BNP、hs-CRP水平高于NYHA分级Ⅱ级DCM患者,而LVEF低于NYHA分级Ⅱ级DCM患者(P0.05);NYHA分级Ⅳ级DCM患者血清IMA、BNP、hs-CRP水平高于NYHA分级Ⅲ级DCM患者,而LVEF低于NYHA分级Ⅲ级DCM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水平与DCM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3、0.718,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8,P0.05)。结论 DCM患者血清IMA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SOX7和SOX9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47例前列腺癌与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理组织及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实验分析SOX7与SOX9的表达及其作用。结果 SOX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现为低表达(P=0.025),而SOX9为高表达(P=0.043),SOX7与SOX9呈负相关(r=-0.263,P=0.001)。将SOX7与SOX9免疫组化评分与前列腺癌病理参数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SOX7在血清PSA水平〈10ng/ml(P=0.048)、Gleason评分〈7(P=0.018)、肿瘤TNM分期〈T2a(P〈0.001)和病理分期T2a~T2c(P=0.002)前列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而SOX9在Gleason评分≥7(P=0.001)和肿瘤TNM分期≥T2a(P=0.005)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SOX7和SOX9的水平可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对高校退休教师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确诊心脑血管病高校退休教师632例,随机均分为健康指导(A)组、健康教育(B)组、健康咨询(C)组3组,建立统一的健康管理档案基础上,观察3组间隔6个月,连续2年健康风险因素综合评分、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及心脑血管病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 2年内心脑血管病死亡32例,其他疾病死亡15例,3组间无差异;初始整体健康风险因素评分(61.93±10.72)分,末次评分下降为(55.91±8.51)分,其中A组〔(53.25±4.53)分〕较B组〔(54.97±5.93)分〕和C组〔(55.91±10.72)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组内前后对比均取得显著效果(P0.01);同样,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也取得相同的变化。三组心脑血管病诊断演变以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为主,其次是冠心病、心律失常;2年内住院治疗、急诊抢救、相关并发症等以A组最低,且与B、C组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均可提升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健康指导是目前最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