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采用酸解法、单抗亲和层析提纯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鞭毛蛋白Hi。经电镜和SDSPAGE鉴定,发现42kD的蛋白带,即鞭毛蛋白(Flagellin)。它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凝集试验(DA)测定其Hi抗体效价分别为1:104、1:103。用其他非Hi抗原的沙门氏菌包板,ELISA效价可达1:100~1:1000,DA阴性。这表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上存在着属特异共同抗原表位,且免疫原性较好,该类表位免疫性比分型H抗原弱,提示沙门氏菌分型H抗原表位是鞭毛蛋白分子上的优势表位。用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特异共同抗原表位单抗de7研究被动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该表位被动保护作用很小。本研究为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抗原多样性及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临床上诊断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72.
The prevalence of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PMQR) determinants was determined in 198 E. coli isolates, which separated from pigs during 1998-2007 from China. Four isolate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for qnrA gene. One isolate from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4 was positive for qnrA1 +aac(6')-Ib-cr and the other three isolates, which derived on the same pig farm in 2005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positive for qnrA3+aac(6')-Ib-cr. The qnrA and aac(6')-Ib-cr genes were located on the same plasmid. The cotransfer of the two genes led to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to ciprofloxacin increasing 32- to 128- fold. The qnrA1 and qnrA3 in combination with aac(6')-Ib-cr in E. coli strains from pigs in China we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73.
结核病(tuberculosis,TB)这种古老的慢性人兽共患病,4千多年前就已流行于全球,而且至今仍危胁着全球近1/3人口的健康[1]。自1921年诞生且是当前唯一可行的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firin,BCG),是至今接种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疫苗之一,但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4.
沙门菌(Salmonella)感染是引起人类腹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在美国,每年引起140万人发病和600人死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类沙门菌感染大多数是摄入受该菌污染的动物性食品所致,其他的一些传播途径包括非动物性食品(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水、爬行动物及人-人之间的直接传播。大多数沙门菌感染不是以大规模爆发的形式发生,而呈散发性。目前已知的沙门菌血清型有2 449个。最近的研究发现,特定的沙门菌感染往往与摄入某些食物或接触某些动物有关,如肠炎沙门菌感染与摄入生鸡蛋或未  相似文献   
75.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产气荚膜梭菌与我国人群中引起食物中毒的关系。方法 从江苏扬州三家医院采集腹泻病人临床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然后根据GeneBank中已发表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序列 ,设计出针对cpa、cpb、etx、iA、cpe和cpb2的 6对引物 ,应用多重PCR方法对鉴定出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从 40份样品中分离到 8株 (占 2 0 %)产气荚膜梭菌 ,分型结果均为A型 ,其中 4株还扩增出cpb2基因。 结论 产气荚膜梭菌是致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 β2毒素可能是一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胎儿弯曲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以胎儿弯曲菌表面蛋白基因sapB2为靶基因,应用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引物敏感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的试验以及模拟污染样品的检测,建立胎儿弯曲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该研究建立的PCR方法能特异性扩增胎儿弯曲菌sapB2(789 bp)基因片段,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唾液弯曲菌和豚肠弯曲菌以及其他17株参考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均未扩增出条带;胎儿弯曲菌纯培养物最低可检出0.23 pg/μL的DNA,模拟感染样品污水和奶牛粪便样品中胎儿弯曲菌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0.9 CFU/mL和20 CFU/g;临床样品检测中,400份奶牛肛门擦拭样品和125份产妇阴道擦拭样品的PCR检测结果均为胎儿弯曲菌阴性,与传统的平板分离方法同步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胎儿弯曲菌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为胎儿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对识别该菌株的暴发流行,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空肠弯曲菌flaA-PCR-RFLP分子检测技术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导致细菌性肠炎的常见病原菌[1],作为食源性病原菌,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亚分型方法对于追踪污染来源和监控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PCR-RFLP(PC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是针对单基因的一种亚分型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菌株进行调查研究,不需要特殊设备,普通临床实验室即可开展,已被应用于多种人兽共患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溯源性分析[1].  相似文献   
78.
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斯特氏菌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其中尤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mocyto-genes)最为重要。本菌可引起多种畜禽和人类的严重疾病,人畜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家禽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坏死性心肌炎及坏死性肝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胞内寄生和增殖的影响,以探索肠炎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方法 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无痕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的sifA基因缺失株,通过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基因缺失株进行鉴定,并从生物学特性、胞内沙门菌增殖、sifA基因在胞内外菌中表达等方面,分析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证明该菌株是正确的。其生长速度和生化特性没有发生改变。ΔsifA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其胞内沙门菌量显著少于其野生株。sifA基因在spiC基因缺失株中表达量增加。结论 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被成功构建,其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量显著降低,sifA基因表达可能受spiC基因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肠炎沙门菌在细胞内增殖及sif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通过扩增hly基因PCR法建立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m )方法。 方法 :用PCR法扩增hly基因来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的Lm的纯培养物和模拟污染的生猪肉、水和牛奶 ,并应用于实际食品检验工作中进行验证。结果  34株Lm的PCR结果呈阳性 ,而其它李斯特菌 ,包括英诺克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威儿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以及非李斯特菌均未出现特异性的片段。表明所扩增的hly基因 3’末段 82 7bp的DNA片段对Lm具有较高的特异性。PCR法对Lm纯培养物的检测限达 10 5CFU/ml,对模拟污染生猪肉、水和牛奶的 30℃ 16h改良LEB增菌培养液用PCR法检测 ,结果检测限达 10CFU/ 2 5 g(ml)。进一步研究表明该PCR扩增体系能检测出 6 .5pg的LmDNA ,整个检测过程只需 2 4h。采用该法对扬州市区 16 9份食品样品检测 ,8份样品Lm呈阳性且结果与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完全一致。结论 扩增hly基因的PCR法对Lm的鉴定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等优点 ,可用于食品的Lm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