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空肠弯曲菌flaA-PCR-RFLP分子检测技术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导致细菌性肠炎的常见病原菌[1],作为食源性病原菌,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亚分型方法对于追踪污染来源和监控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PCR-RFLP(PC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是针对单基因的一种亚分型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菌株进行调查研究,不需要特殊设备,普通临床实验室即可开展,已被应用于多种人兽共患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溯源性分析[1].  相似文献   
72.
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斯特氏菌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其中尤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mocyto-genes)最为重要。本菌可引起多种畜禽和人类的严重疾病,人畜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家禽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坏死性心肌炎及坏死性肝炎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离鉴定2016-2018年不同宿主来源的伦敦沙门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生化实验和肠毒素基因stn检测进行种属鉴定;参照考夫曼怀特表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伦敦沙门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135株伦敦沙门菌,分离自猪、人、犬和鸡来源的样品;100%伦敦沙门菌至少对一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伦敦沙门菌对四环素(95.6%)、链霉素(93.3%)和氨苄西林(87.4%)的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8.9%)和头孢噻肟(11.1%)耐药率较低,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呋喃妥因和美罗培南敏感;多重耐药率达到95.6%,常见的多重耐药表型为AMP-CHL-FFC-FOS-GEN-OLA-STR-SXT-TET。结论伦敦沙门菌主要分离自猪全产业链各环节样品和体检人员样品,其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胞内寄生和增殖的影响,以探索肠炎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方法 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无痕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的sifA基因缺失株,通过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基因缺失株进行鉴定,并从生物学特性、胞内沙门菌增殖、sifA基因在胞内外菌中表达等方面,分析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证明该菌株是正确的。其生长速度和生化特性没有发生改变。ΔsifA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其胞内沙门菌量显著少于其野生株。sifA基因在spiC基因缺失株中表达量增加。结论 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被成功构建,其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量显著降低,sifA基因表达可能受spiC基因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肠炎沙门菌在细胞内增殖及sif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
李斯特菌细胞溶解素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斯特菌细胞溶解素 (ListeriolysinO ,LLO)是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 ,Lm)hly基因表达的一种结合胆固醇、活化巯基的细胞溶解素。LLO是Lm的主要致病因素 ,它通过溶解细胞吞噬体膜而使Lm逃离吞噬体〔1〕。LLO的N末端具有富含P(脯氨酸 )、E(谷氨酸 )、S(丝氨酸 )和T(苏氨酸 )的PEST样区〔2 ,3〕。蛋白质PEST区的主要作用是使蛋白质磷酸化并进入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该途径也是真核细胞产生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免疫原性多肽的主要途径。另外 ,LLO还能在感染细胞内诱导信号转导 ,以及强烈的前炎性反应和…  相似文献   
76.
单抗夹心ELISA检测李斯特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李斯特氏菌属特异单抗为核心试剂,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试验,该法敏感、特异,且检测时间缩短为2~4天,对李斯特氏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scfu/ml。经对实际样品的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制SARS-CoV-2的N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N蛋白等特性进行鉴定,为下一步应用奠定材料基础。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SARS-CoV-2重组N蛋白,制备并筛选分泌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阳性B细胞杂交瘤,制备腹水后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的效价、亚型和亲和力;通过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其与原核、真核表达SARS-CoV-2重组N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间接ELISA法评价其在不同冠状病毒N蛋白检测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成功地表达和纯化SARS-CoV-2重组N蛋白,筛选获得1株特异性识别重组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命名为11F4,其亚型为IgG1,腹水效价为2.0×107以上,亲和力为4.44×108 M-1;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能与SARS-CoV-2重组N蛋白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其能特异性识别HEK-293T细胞表达的SARS-CoV-2 N蛋白,表明该蛋白免疫反应性良好;间接ELISA法结果表明其可特异性识别真核细胞表达的SARS-...  相似文献   
78.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L-37是已知唯一在人体中表达的抗菌肽。LL-37除了具有抗结核活性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外,还可能是活动性结核的重要标识。本文着重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调控LL-37表达机制、LL-37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防御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另外,讨论了LL-37在结核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空肠弯曲菌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食源性病原菌,鞭毛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空肠弯曲菌鞭毛结构,合成机制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了解空肠弯曲菌鞭毛的基本信息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0.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食源性病原菌,它产生的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具有细胞毒性,能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2/M期,并最终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它由3种多肽CdtA、CdtB和CdtC构成。本文将从空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