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经治疗后出现坏死、体积缩小、甚至消失;超微结构观察凋亡细胞缩皱,核内异染色质边集;免疫组化研究发现:rhTNF-α有下调(突变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其可能与rhTNF-α的抗癌机理有关;rhIL-2能增强rhTNF-α的抗瘤作用。结论:rhIL-2增强rhTNF-α的抗瘤机理可能与IL-2诱导癌细胞表达TNF受体作用有关,该研究为临床在鼻咽镜下进行TNF局部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经治疗后出现坏死、体积缩小、甚至消失;超微结构观察凋亡细胞缩皱,核内异染色质边集;免疫组化研究发现:rhTNF-α有下调(突变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其可能与rhTNF-α的抗癌机理有关;rhIL-2能增强rhTNF-α的抗瘤作用。结论:rhIL-2增强rhTNF-α的抗瘤机理可能与IL-2诱导癌细胞表达TNF受体作用有关,该研究为临床在鼻咽镜下进行TNF局部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北部多房棘球绦虫动物宿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的农村牧区以及山地和草原地带进行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的结果。采用槟榔碱导泻法检查 30 5只家 (牧 )犬 ,在 5 2只犬中检出棘球绦虫成虫 ,感染率为 17%。对所获 13974条虫体进行鉴定的结果 ,皆为细粒棘球绦虫。表明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 ,家犬不是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检查啮齿目动物 31种 5 16 3只 ,食虫目动物 4种 2 6 1只和兔形目动物 2种 196只。在西部天山地区捕获的伊犁田鼠和塔尔巴哈台山地区捕获的水鼠平中发现多房棘球蚴感染 ,表明这两种鼠类是当地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属于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大规模现场应用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预防人、畜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在新疆北部包虫病流行的农牧区有代表性的乡村 ,对 90 %以上的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药棒 ,作为唯一的干预措施。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7~ 16岁学生包虫病的患病率和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为指标 ,连续观察 4年 ,做出预防效果的评价。结果 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实验前为 4 1 2 % ,埋植药棒后第二和第三年末均为零 ,第四年末为 2 98% ;小学新生血清抗体阳性率实验前为 4 1 2 3% ,以后逐年下降 ,至第四年末为 5 36 % ,同年对照区为 30 6 % ;7~ 16岁学生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两个乡各为 1 6 9%和 1 89% ,三年后未检出新发患者 ;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实验前为 4 4 77% ,第三年末为 10 6 6 % ,同期对照区为 4 6 38%。结论 SRPⅢ型犬用吡喹酮缓释药棒在家犬皮下埋植后的有效缓释时间可达 3年。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证实以埋植这种药棒作为惟一的干预措施 ,在按规定的技术方案实施的条件下 ,可以完全控制人畜包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南郊农牧区囊型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体检和血清学检测,确定居民囊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用粪抗原检测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居民养犬情况。结果乌鲁木齐南郊农牧区居民囊型包虫平均感染率为35.7%(687/1925),平均患病率为1.12%(23/2049)。高山牧场居民包虫感染率最高,半农半牧地区次之,单纯农业区最低。包虫病患病率以农牧结合区最高,单纯农业区次之,高山牧场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南郊牧区囊型包虫病的传播呈现高度活跃状态,居民包虫感染率和患病率与民族、性别、年龄及养犬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粪抗原检测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 家犬在采集粪便后 ,进行槟榔碱导泻 ,应用粪抗原检测法检测粪样中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 ,并与槟榔碱导泻法的驱虫结果比较 ,同时分析犬肠道中寄生的其它蠕虫对粪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 在 2 94只槟榔碱导泻成功的家犬中 ,4 5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 ,粪抗原阳性犬共 4 6只。二者的符合率为 97.8%。在 2 4 9只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的家犬中 ,粪抗原阳性者 1只。 结论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包虫病常规监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线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线四点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6~12周骨折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及感染发生;术后Lachman实验、前后抽屉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为86~95分,术后12个月90~97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双线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疗效确切,适应证广,对关节影响小,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2年收治的41例合并各种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病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41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中,合并颈椎管狭窄21例,颈椎病1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5例。其中手术患者24例,非手术患者17例。手术组采用前路减压15例,后路减压9例,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非手术组采取牵引、激素及脱水药物等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退变程度、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和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健康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以期待提高社区居民和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知、信、行"。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喀什市4个社区及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适龄社区居民1,735名和社区医生200名。结果居民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医务人员(61.3%),关于获得合理使用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社区健康讲座(39.4%)。医生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医院岗位培训或继续教育(31.7%),培训方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小范围针对性互动教育(30.5%)。结论针对居民和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需求,在社区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以减少社区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泪道阻塞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2075例(2332眼)泪道阻塞,根据阻塞部位及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泪道狭窄或阻塞伴炎症表现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或人工泪管植入手术;泪道阻塞无炎症表现者根据患者主诉的溢泪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泪小管末端阻塞或泪总管阻塞行泪小管或泪总管鼻腔吻合手术;泪小管大部阻塞或缺如行泪道旁路手术.结果 泪道不同阻塞部位和程度通过不同手术方式获得的术后效果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阻塞部位的手术成功率依次递减的次序为:泪囊和鼻泪管、泪总管、泪小管.辅助使用人工泪管后,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由94.12%提高到99.75%;泪总管阻塞的泪小管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由89.50%提高到99.69%;泪小管部分阻塞的泪小管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由77.70%提高到99.55%.结论 泪道冲洗是诊断泪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使用人工泪管有利于提高泪道重建手术的成功率,但应根据泪道阻塞情况选择不同人工泪管;泪道手术可以与眼眶整复手术或眼睑内眦畸形矫正手术同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