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探讨喉癌中PTTG、bFGF的表达以及在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7例喉癌、26例癌旁和9例正常喉黏膜中PTTG、bFGF蛋白的表达,用CD34标记并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喉癌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2%和78.9%,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喉黏膜的表达率(P〈0.05)。PTTG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原发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喉癌中MVD值明显大于癌旁和正常喉黏膜(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VD分别与PTTG和bF-GF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PTTG和bFGF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有助于喉癌的诊断、评估喉癌患者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12.
目的观察DSCR1基因在喉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探讨DSCR1基因对喉咽癌的血管新生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94例,其中78例取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使用兔抗DSCR1抗体DCT3,检测DSCR1基因在喉咽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CD34抗体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将DSCR1基因表达与MVD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DSCR1基因表达阳性率94.9%,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9,P<0.001);喉咽癌组织平均MVD(17.57±10.61)条/400倍视野,癌旁正常组织(12.61±7.67)条/400倍视野(P<0.05)。在喉咽癌肿瘤组织中随着DSCR1基因的表达增强,MVD也逐渐升高(P<0.001),两者呈正相关性(r=0.698)。结论 DSCR1基因在喉咽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加,并与其血管生成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基因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213.
甲状腺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喉、气管和食管是晚期甲状腺癌常见的受侵部位,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本文就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和食管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25例行颈部低位领式切口,3例行颈部领式切口+胸骨劈开入路。结果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示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腺瘤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28),无死亡。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与癌变。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损伤小,容易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治疗气管造1:2复发癌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气管造1:2复发癌的临床资料。按Sisson(1981)分型标准,Ⅰ型14例,Ⅱ型12例,Ⅲ型6例,Ⅳ型5例。结果:3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Ⅰ型14例。随访3年以上7例,死亡4例;Ⅱ型12例,随访3年以上8例,死亡5例;Ⅲ型3例,Ⅳ型3例,35d~25月内死亡,平均11个月。5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Ⅲ型3例,Ⅳ型2例,2—10月内死亡,平均8.6月。Ⅲ、Ⅳ型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未手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造口复发癌预后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恰当的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总结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喉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17.
非开胸食管拔脱胃上提治疗颈段食管癌(附1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及胃上提食管重建的治疗经验。方法 共行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胃上提食管重建19例(T2N02例,T2N01例,T3N04例,T3N14例,T4N04例,T4N14例),均为鳞状细胞癌。19例均清扫颈部及上纵隔气管食管旁淋巴结,7例喉侵犯严重者作全喉切除。甲状腺叶切除术12例。术前或术后肿瘤患者给予放疗。结果 T2期3、5年生存者分别为3/3例、1/1例,T3、T4期患者3、5年生存者分别为6/14例和3/8例。喉功能保留率63.16%(12/19)。术后拔管率72.73%(8/11,1例未做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5/19),包括咽瘘2例次,颈部吻合口狭窄1例次,吻合口瘘1例次。腹壁切口裂开1例次。结论 颈段食管癌可以行非开胸食管拔脱一期切除肿瘤及周围受侵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喉功能。利用胃上提重建食管,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18.
喉癌主癌灶手术切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癌手术的安全切缘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同原发部位、不同分期、不同方位、不同距离手术切缘的 16 7例喉癌患者作临床评价及病理学观察。结果 :声门区喉癌 2mm、3mm、5mm、10mm切缘其阳性切缘发生率及发生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声门上区及跨声门型 2mm、3mm与5mm、10mm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 2mm与 3mm、5mm与 10mm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晚期患者 (T3 T4 )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其阳性切缘发生率及发生频率较高 (P <0 .0 5 ) ;前连合、会厌前间隙以及浸润性喉癌深面切缘是易出现阳性切缘的部位。结论 :对声门区喉癌 ,距主癌灶 2mm即可作为安全切线 ,对跨声门癌 5mm可作为安全界限 ,对声门上区安全切缘应在 5mm以外 ,最好达 10mm。术前CT检查、术中准确的临床判断及治疗经验可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声门区喉癌 ,常规切除前连合 ,声门上区喉癌手术应切除会厌前间隙、会厌谷 ,尤其是甲状软骨上段交角后方组织 ,对跨声门癌切缘深面切至甲状软骨内侧面 ,侵犯甲状软骨膜者则应切除同侧甲状软骨翼板 ,以保持足够的深面切缘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探讨晚期甲状腺癌局部侵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8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5例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16例为原发性肿瘤 ,9例为复发癌。结果 :晚期甲状腺癌累及颈部组织的顺序为颈段气管、喉返神经、颈段食管、喉、颈内静脉及胸锁乳突肌等。 2 1例喉气管受累 (84 .0 % ) ,14例病理证实存在肿瘤转移。结论 :晚期甲状腺癌治疗对喉、气管受累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处理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0.
目的研究接触性内窥镜在喉病变,特别是喉癌时做微创的病理学图像检查方法.方法在显微支撑喉镜下,在84例喉内病变黏膜处涂1%的美蓝染色,用60×和150×放大倍数的接触式内窥镜(Karl-Storz 8715AA, 0°, 8715AB, 30°, 直径均为5.5mm, 长度23mm)放置于黏膜表面,观察其病理变化,并与活检结果比较.结果接触性内窥镜的电子图像可较清晰的显示表面黏膜不同病变细胞及核的大小、形状、排列、与胞浆的比例、致密度和着色情况, 有无中空细胞、核角蛋白,黏膜下微血管的排列情况.病理改变为 任克式水肿 (n=8), 慢性喉炎(n=15), 喉乳头状瘤 (n=8), 黏膜白斑(n=9),声带上皮分化不良(n=18), 恶性肿瘤(n=32),其他6例.结论接触性内窥镜作为一种新的微创的辅助检查方法,对喉病变特别是喉癌及早期病变的诊断和动态随访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