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下咽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并进行手术的168例原发于梨状窝的下咽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64例,女4例,年龄42~84岁。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式不同,分为ERAS处理组(64例)和传统处理组(104例),运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长、术后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传统处理组相比,ERAS处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8±58.2)min比(183.3±39.9)min,t=-2.72,P=0.031],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38.3±4.2)μmol/L比(36.6±3.3)μmol/L]及体重[(65.4±9.4)kg比(62.1±9.4)kg]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3、2.22,P值均<0.05),颈部切口皮下感染[7.8%(5/64)比20.2%(21/104)]及重症肺炎的发生率[4.7%(3/64)比15.4%(16/10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4、4.52,P值均<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3.9)d比(18.2±4.3)d,t=-2.65,P<0.05]。结论在下咽癌手术治疗中应用ERAS能够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以减轻患者手术应激,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2.
下咽癌预后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应用于下咽癌的各种肿瘤标志物有多种 ,现将近年来应用于下咽癌的各种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喉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发生于喉的腺癌占2%[1],而由涎腺起源的喉腺样囊性癌更为少见,据统计约占喉恶性肿瘤的0.25%[2].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并就此复习了文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声门区T1期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蛋白质组,寻找靶标蛋白。方法提取声门区T1期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后,利用ImageMaster软件寻找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其结果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表达水平。结果共鉴定T1期声门区喉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差异蛋白质12个,其中6个蛋白质在术前样本组上调表达,而与术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MD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术后组(P<0.01),SOD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相关蛋白质在T1期声门区喉癌检测与治疗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差异蛋白质对于反应T1期声门区喉癌病理进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咽喉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咽喉部恶性肿瘤患者,用胸大肌肌皮瓣对术中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23例患者中,肌皮瓣坏死1例,咽瘘4例,下咽食管狭窄1例;除1例因咽瘘颈部感染致颈部动脉破例死亡,1例下咽食管狭窄,带胃管出院外,其余患者均恢复吞咽功能.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容量大,在咽喉部肿瘤手术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舌骨区入路切除咽和喉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骨区入路切除咽喉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手术优势。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3年6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经舌骨区入路肿瘤切除的53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肿瘤视野暴露清晰,切除完整,术后病理证实切缘无残留。2例舌根受累者分别切除了舌下神经及舌动脉、喉上神经及喉上动脉:1例误伤喉上神经,其余全部予以保留。累及舌根者全部恢复了舌体运动、吞咽及言语功能。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满3年和5年分别为46例和39例,无失访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34/46)和61.5%(24/39)。结论 舌骨区入路对舌会厌区、咽侧壁、咽后壁及会厌等肿瘤可以提供清楚直接的手术野,有效地减小创伤,是个良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PV感染之间关系,探讨两者对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及HPV感染的情况,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aveolin-1蛋白在喉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2%和9.5%,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程度与病理类型、TNM分期、转移相关。喉鳞癌组织HPV感染阳性率为55.1%,癌旁组织为21.4%,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和转移均无关。喉鳞癌Caveolin-1表达与HPV感染之间呈正相关表达(r=0.62,χ2=10.40,P<0.05)。结论:喉鳞癌组织Caveolin-1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行为有关,Caveolin-1为判断喉鳞癌生物学的指标之一;HPV感染是喉鳞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并且Caveolin-1与HPV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在复发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原发癌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染色体3p、5p和9p上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D3S1234、D5S592、D9S171,利用PCR-SSCP银染技术,对已复发的31例原发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 3个微卫星标记物LOH发生率分别为48.3%(15/31),45.2%(14/31),61.3%(19/31).LOH的检出率与第一次术后至复发时间(复发时间)呈负相关,即检出患者术后复发时间短,未检出患者术后复发时间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卫星杂合性缺失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可作为喉癌预测术后复发的参考标志,有效指导术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下咽癌人咽鳞癌细胞 (FADU)细胞系中CD133阳性细胞侵袭能力。方法 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CD133阳性细胞及阴性细胞,Transwell小室方法研究阳性、阴性二个细胞亚群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阳性、阴性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中穿过人工基底膜的数量分别为54.0±2.3,17.0±1.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咽癌FADU细胞系中,CD133阳性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地塞米松)和对照组(不应用地塞米松组)。记录患者自手术当天至术后第6天的每日局部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在手术当天至术后4天,实验组的术后局部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有较明显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第5、6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可以较好地减轻手术当天至术后第4天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