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药品泡罩包装(PTP包装)广泛适用于片剂、胶囊剂、丸剂、栓剂等固体制剂药品的机械化包装.基材通常为PVC硬片,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以提高包装阻隔性能及档次的新型药品铝塑泡罩包装--新型成泡基材(如PVDC硬片、冷冲压成型材料、PP硬片、COC材料)正逐步应用于药品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43.
描述了在医学图像DICOM格式中实现JPEG压缩算法的编程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部分VC 代码,并对关键函数进行了较详细的注解,对同类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类肝素及甘糖酯 (PGM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质量浓度为 0 .2 ,0 .4,0 .8mg/ml的类肝素和PGMS作用于培养细胞 ,72h后行结晶紫染色比色测定 ,并对 2 4h内的 3H TdR掺入率进行测定。结果 类肝素、PGMS可使LECs增殖明显降低 (P <0 .0 5 ) ,DNA合成明显受抑 (P <0 .0 1) ,相同质量浓度下类肝素的作用强于肝素。结论 类肝素、甘糖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1997年7月30日,我院胸外科为一例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左全肺切除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患者 女,45岁。因咳嗽1年伴胸闷、发热1个月入院。经胸部X线片、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为左肺中心型肺癌伴左全肺不张,左胸腔积液。CT强化造影示:左肺动脉主干自起始部?..  相似文献   
46.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发顽固性心衰12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2例中男72例,女50例;年龄2~6月46例,7~12月38例,1~3岁38例。原发病因,急性毛细支气管炎64例,支气管肺炎58例,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小儿防治方案XVI所订心衰标准。其治疗方法为先投入饱和剂量强心剂,如毒毛旋花子式K0.007~0.01mg/kg,每6~8h静注1次。有些并佐以速尿、吸氧、氨茶碱、适量镇静剂和地塞米松等,治疗48~72h病情无逆转,加用硝普钠2.5~5m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即配成10~25ug/ml…  相似文献   
47.
宫颈癌放疗后复发8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宫颈癌 5 4 5 3例 ,其中复发 86 2例 ,再治疗 35 3例。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了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和治疗方法 ,资料显示放疗后复发率为 1 5 . 81 % ,复发与临床期别有关 (P <0 .0 0 1 ) ,结节型高于其它类型 (P <0 .0 0 1 ) ,复发发生在放疗后 2年内者占 6 1 . 2 % ,治疗采用放疗和 /或化疗。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 1 1 .5月 ,未治疗组为 5个月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相似文献   
48.
宾斯旺格病(Binswager病,BD)又称进行性白质脑病。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普遍开展,其生前诊断大大提高。现就我院1993年3月至1999年4月的34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符合David等[1]提出的BD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45~82岁,平均62岁,其中45~50岁3例,51~60岁11例,61~70岁14例,71~82岁6例。既往高血压病史13例,糖尿病史8例(均为Ⅱ型),高脂血症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例,脑卒中发作17例。急性起病就诊者18例,慢性或亚急性起病者16例。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按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  相似文献   
49.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率虽高达85%以上,但可引起重要的高白细胞症,往往危及患者生命。自1993年我们对此特殊现象已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比较肯定的是血清GCSF与外周WBC升高具相关性。本文对GCSF与其白细胞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观察。按2×105mol/L和2×106mol/L两个ATRA浓度在体外进行HL60细胞常规细胞培养,MTT法测定增殖性变化。01mlHL60细胞(2×106/ml)在ATRA106mol/L(终浓度)条件下,本…  相似文献   
50.
目的:现阶段多以动物为材料培养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实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拟建立稳定的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3/09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6个月以上流产胎儿由泸州地区妇产医院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应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差速贴擘对细胞进行纯化.③实验评估: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点,应用MTT法间接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结果:①培养4 h,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开始贴壁,胞体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或三角型,培养第2-4天,见间充质干细胞胞体向两端伸出二三个粗短突起,此时细胞形态渐变为梭型,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并聚集成集落;随着细胞的生长,贴壁细胞逐渐表现为脊梁状、旋涡状生长,细胞突起增长、增粗,并可发出更细的分支,突起间可相互交织成网.培养7 d时,见细胞铺满瓶壁面积的70%~80%,细胞排列紧密,此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铺成单层.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细胞多为长梭型,有突起及分支,胞体较大,核一个,较大,呈椭圆,着色浅,可见多个的核仁,胞质浅红色.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免疫组织化学榆测,可见胞膜出现棕黄色阳性反应.③MTT法分别检测结果显示,2~6代细胞于酶标仪490 nm波长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七八代细胞.结论:利用全骨髓培养法成功地培养出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干细胞,且第3~6代细胞纯度高、活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