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的慢性感染性股部动脉假性动脉瘤(CIFA)的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4例CIFA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第一组(20例)行主干动脉血流重建术,双号为第二组(24例)行主干动脉结扎术。结果第一组14例(70%)术后无任何并发症。6例(30%)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取出移植物后行二期血流重建术;第二组20例(83.3%)术后无任何并发症,4例(16.7%)出现间歇性跛行因而行二期血流重建术。所有患者行一期或二期手术后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两组最终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第二组出现严重并发症并行二期血流重建的病例显著低于第一组(P〈0.05)。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症状及患肢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干动脉结扎术是CIFA的合理手术方式,必要时可行二期血流重建术。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年龄特征和超声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经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诊断的1618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临床、超声和病理资料。结果 1618例患者年龄呈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16~20岁,其次为36~40岁。其声像图表现可分为结节型(41.9%)、树根型(11.6%)和类女性乳腺型(46.5%);手术组83例腺体层厚度(12.2±4.3)mm,与非手术组1535例腺体层厚度(8.3±4.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3.3%。结论超声测量男性乳腺腺体厚度是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3.
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体,其功能是将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serotonin,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分别转运入突触前神经细胞,以终止相应的突触信号传递。SERT、NET抑制剂可阻断5-HT和NE的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单胺递质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SERT、NET作为主流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靶标,了解其分布与功能、分子结构和活性调节因素,以及单胺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对抗抑郁药物研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维拉唑酮是兼有5-羟色胺1A(5-HT1A)受体部分激动作用和5-HT重摄取抑制作用的双重活性药物。该药物的设计是基于特异性加速5-HT1A自身受体脱敏的原理,以达到加快起效和增强疗效的目的。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维拉唑酮是重组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的5-HT1A受体的高效的部分激动剂,能占有并功能性阻断5-HT转运蛋白的活性位点,抑制5-HT重摄取;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活性。维拉唑酮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重度抑郁症的治疗。目前尚无将维拉唑酮与其他抗抑郁药进行直接比较的报道,但现有临床研究已表明该药物抗抑郁的治疗效果与其他抗抑郁药相当。与5-HT重摄取抑制剂一样,维拉唑酮也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性功能障碍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并且起效可能更快速。维拉唑酮全新的抗抑郁机制,为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中心脏及肺组织受量上的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采用TopslaneVenus调强放疗系统,对29例首程治疗食管癌病人设计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均做全组处方剂量60~68Gy,在规定计划靶区(PTV)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及心脏组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损伤关系,以及临床因素与心脏及肺损伤关系。结果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肺V10、V20、V30中,V20、V30、Dmea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与放射性心脏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心脏V45、V60、V75、V90中,V45、V60、V75、V90、Dmean、Dmi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心、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Dmean,V30,V2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心脏的V45、V60、V75、V90、Dmean、Dmin是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7.
患者女,34岁,3年前因"手颤、多汗"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硫咪唑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2008年2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有典型的甲亢症状体征,血FT3、FT4升高,TSH降低,彩超示"火海征"及符合恶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超声改变,双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8.
血脑脊液屏障(blood 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是介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血脑脊液屏障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论述血脑脊液屏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受体转运系统及以血脑脊液屏障为核心组分的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介导的中枢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调控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为AD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在食管癌摆位中利用模拟机图像匹配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并探讨由此造成的剂量学变化方法:利用Varian Acuity8.6模拟机的图像匹配功能分别得出18例食管癌患者在左右(X轴)、头脚(Y轴)及前后(Z轴)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依据所得误差对患者进行位置调整,得出调整后的摆位误差;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模拟出调整前后的治疗计划(计划2、计划3),并与原始计划(计划1)相比较结果:计划3中的PTV、CTV、GTV平均剂量高于计划2但由于摆位误差的存在低于计划1;计划1中无患者脊髓最大受量超过4500cGy而计划2、3中分别有2例患者脊髓最大受量超过4500cGy;在三类计划中计划2心脏V50、心脏和全肺平均剂量最高,全肺V20值最低。结论:摆位误差降低了靶区平均剂量,造成了危机器官(OARs)剂量升高;应用模拟机匹配后较匹配前提高了靶区平均剂量,降低了部分危机器官剂量,但脊髓最大受量、全肺V20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CT影像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左踝21例,右踝15例。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8例合并骨缺损者予一期植骨。应用人体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与仿真系统软件(V1.0.0)对患者术前骨折CT影像学资料进行处理,测量以下指标:内踝骨折面与胫骨纵轴的夹角(α)、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的最大深度(d)、塌陷面积(S)、塌陷体积(V)和腓骨骨折线与胫骨远端关节面穹隆顶点的距离(L),分析d、V与α的相关性,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解剖学特征。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CT影像测量结果显示,本组36例患者α为4.5°~15.5°(9.85°±4.05°),其中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α为5.04°±1.49°,明显小于16例未塌陷患者α(12.83°±2.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7, P<0.05);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d、S、V分别为(8.86±3.69)mm,(47.69±13.95)mm2和(680±620)mm3,关节面塌陷集中在前内侧,且d、V与α角无明显相关性(rs=0.309、0.389, P值均>0.05)。36例患者腓骨骨折线主要发生在胫骨穹隆最高点以上,L为1.27~12.55(5.50±5.54)mm。所有术后随访时间10(6~15)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并完全愈合,愈合时间10.5(9~16)周,术后AOFAS评分和VAS分别为(85±8)分和(2.1±0.9)分。结论 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内踝骨折线与胫骨的夹角较小,骨折线与胫骨纵轴越接近平行,提示合并胫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塌陷的可能性越大;该型骨折剪切力较大,手术治疗以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为主,缺损较大处常规行一期植骨以恢复关节面高度和力学支撑功能;腓骨骨折块较大或合并关节面塌陷时,建议采用钢板牢固固定,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