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丁丽  洪洋  王晓治 《齐鲁药事》2007,26(12):749-750
目的旨在观察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其中安慰剂组为空白对照药,研究组为美他多辛,疗程为6周。结果及结论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6周其生化疗效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8.18%和27.27%,总有效率为95.45%,而空白对照组其生化疗效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9.09%和45.45%,总有效率为54.5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中心研究中,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亦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室肌细胞在外加周期性电流作用下的运动模式.方法:利用Beeler-Reuter模型重建动作电位,加上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周期性电流刺激,进行计算机数值实验.结果:扰动电流幅度A<0.01时,系统运动轨道是准周期的;扰动电流幅度A>0.01时,系统运动模式是锁相的.结论:心脏可激系统在外周期驱动下,可产生高倍周期锁相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7月~2001年6月,我院共收治73例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实施肝动脉化疗并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作者旨在通过对73例的临床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男56例,女17例,年龄24~77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有B超、CT、肝动脉造影的影像诊断依据,其中原发肝癌47例,肝转移癌26例,有病理证实28例,合并肝硬化23例,门脉瘤栓7例,肝外转移9例,甲胎蛋白(AFP)值升高34例(其中19例AFP值大于400mg/L)。按child分级法,肝功能A级27例,B级43例,C级3例。 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后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4只9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蓝光1组和蓝光2组,每组6只。蓝光组和模型组每天用100 mg/kg的维甲酸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用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4 d,14 d后各组均恢复正常饮食、饮水。正常组和模型组全程采用日光灯光照模式照射,蓝光1组和2组在维甲酸造模完成后分别采用蓝色光照模式(460 nm)照射14 d和21 d。非蓝光照射时日光灯照射补齐至总照射天数(35 d)。所有大鼠均于35 d后取眼眶血,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β-胶联降解物(β-bonded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amino terminal 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1,P1NP)水平。采用CO2麻醉处死大鼠后取股骨,用microCT测定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钙、磷、ALP、β-CTX和P1NP水平以及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蓝光1组的体质量、血钙水平、血磷水平、ALP、β-CTX,P1NP、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两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蓝光2组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等各项指标均改变(P<0.05)。蓝光1组和蓝光2组间β-CTX、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可在大鼠骨质疏松早期抑制成骨和影响钙磷代谢,促进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进程,提示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蓝光暴露。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通过干扰自噬途径实现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致病菌属于兼性厌氧胞内寄生菌.人类因接触病畜产品而感染.布鲁菌通过黏膜进入机体,并扩散到网状内皮系统及其他组织(肝、脾、淋巴结及骨关节等)长期定居、繁殖、产毒致病.患者表现为波浪热,少数还并发关节和骨的炎症[1].布鲁菌这种长期的“定居”行为,显示其能够突破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存和致病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布鲁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机制,对于治疗、预防和控制布鲁菌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气越来越炎热,皮肤也越来越油,胖一些的男人们的脸甚至能"油光可鉴",男人们的应对方法是经常洗脸,但不久就会发现,怎么还是不断出油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本化的标本资源库和现代化的标本信息管理平台,为人类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材料。方法:现场采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液、尿液标本,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分装处理,于-80℃低温冷冻保存;建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随时查询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上海闵行江川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收集和信息采集,共招募到6586人,标本数共108691份。对所收集标本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软件管理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高质量样本和系统临床随访资料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有利于慢性病研究的深入和开展,有利于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钡餐后胃动力与血清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17例FD患者(FD组),进行临床FD评分,检测空腹血清胃泌素,行空腹胃钡餐动态摄影检查,与10例正常人(正常人组)对比。胃钡餐动态摄影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最大宽度、蠕动波最大深度、蠕动波通过时间;胃泌素检查采用钡餐当天清晨空腹血清学检查。对FD患者临床评分与FD胃动力检测各项指标及胃泌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或符号秩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as 8.2简单线性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结果:FD患者与正常人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FD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FD患者与正常人胃动力检测指标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0.0000;P=0.000 2;P=0.000 6)。上腹疼痛与胃蠕动波频率呈负相关,胃泌素与钡餐胃动力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钡餐动态摄影可直观观察胃动力变化,胃泌素体现了胃动力相关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FD及其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心电向量图对犬心肌梗塞诊断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心电向量图(VCG)与心电图(ECG)两种方法同步描记犬出现心肌梗塞时的15路体表心电信号,通过对VCG和ECG两种诊断指标的对比,确定VCG和ECG诊断犬心肌梗塞的差异,并验证VCG对犬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方法:通过对30只正常犬的冠状动脉结扎,人为造成心肌梗塞,记录犬出现心肌梗塞时的15路体表心电信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CG对犬心肌梗塞的诊断敏感,诊断指标提前出现,诊断特异性明显地高于ECG。结论:对犬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采用VCG和ECG两种诊断方法,VCG的特异性高于ECG。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以壳聚糖作为组织工程细胞外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探讨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分离兔BM-MSCs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其变化,检测免疫表型CD71的表达;绘制并比较不同代次细胞的生长曲线.传代培养后,检测第2、3、4代BM-MSCs的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的mRNA的表达.取6只新西兰成年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壳聚糖支架修复组,B组为壳聚糖支架复合BM-MSCs修复组.分别于术后4、8周处死动物,观察新生区软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体外培养获得高纯度且传代能力强的BM-MSCs.修复术后4周,A组仅有纤维组织增生,甲苯胺蓝染色较淡;B组关节软组织缺损处有软骨样组织及胶原生成.术后8周,B组关节软骨缺损处有较明显的软骨组织增生;A组仅在与正常软骨交界处有少量的软骨组织生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ColⅡ有表达.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差速贴壁法能提高BM-MSCs的纯度,通过该途径获得的BM-MSCs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壳聚糖是比较理想的新型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以BM-MSCs复合壳聚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能够较好地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