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临床研究应用多种方法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方法用皮片移植法、头皮瓣转移加植皮法、远位皮瓣移植法、多个头皮瓣转移法及头皮扩张Ⅰ期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25例.结果多个头皮瓣转移法及头皮扩张法取得良好效果,而皮片移植法、远位皮瓣移植法等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畸形.结论为避免继发性畸形的出现,多个头皮瓣转移法及头皮扩张法是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发病率高,传染性强[1].其中暴发型流脑起病凶险,病死率高[2], 儿童发病率高,一般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 3、4月份是高峰期.其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等[3].脑膜炎奈瑟菌(Nm)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由于Nm是严格以人为宿主的细菌,且大多数发病的患者并没有与其他流脑病例的接触史,所以,无症状的带菌者被认为是主要传染源[4].本科收治1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经治疗132d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蜂蜜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琪霞  申萍  刘云  洪志坚 《护理研究》2005,19(29):2633-2635
综述了蜂蜜的渗透性作用、过氧化氢活性、理化活性、抗菌能力、治疗感染性伤口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肢端动静脉畸形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7例四肢末端动静脉畸形患者,行DSA检查明确动静脉畸形的血供类型。手术结扎或部分切除结扎动静脉畸形的供应动脉,并用直径约0.2mm的铜丝反复穿刺、网状留置于动静脉瘘团中,术后7-9d,拔出铜丝,挤出坏死物质,消毒换药,直至穿刺孔愈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畸形动脉搏动消失,表面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水肿,3周后水肿消退,瘤体萎缩,穿刺孔遗留点状瘢痕,基本不影响外观。随访观察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本方法安全有效,是治疗肢端动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5.
下睑松弛     
下睑松弛洪志坚,陈一飞下睑松弛(LowerEyelidLaxity)是指下睑部的皮肤、眼轮匝肌、眶隔和眦韧带等结构的薄弱、松弛和张力减退等综合性的病理改变,是面部和眶部老年性改变的一部分。近年,国外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下睑松弛是多种下睑外观异常和畸形...  相似文献   
86.
下睑松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7.
介绍1988年以来15例乳腺良性肿瘤病人行皮下乳腺腺体切除及Ⅰ期胸大肌下硅胶囊植入乳房整复术的经验。强调了此法较为简单,切口隐蔽且可根据需要向上、向下延伸,比乳房下皱褶弧形切口及乳晕外侧横形切口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88.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姜涛洪志坚林梅廖欣翔王玉凤在眼球摘除术后,有相当比例的病人即使放置义眼仍呈现眼睑(主要是上睑)的凹陷畸形。从1993年起,我们采用脂肪颗粒移植法治疗14例,通过临床观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感染不同时期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Gln浓度的变化.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组)和盲肠结扎穿孔(CLP)的实验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6、12、24、48和72 h采取血浆、肝、骨骼肌和小肠,并检测血浆内毒素、TNF-α和Gln浓度以及肝、骨骼肌和小肠的Gln浓度.结果:在脓毒症大鼠中,血浆内毒素、TNF-α均于6 h开始升高,12 h显著升高,24 h达高峰,48和72 h显著下降;血浆中Gln 6~12 h升高,24~48 h维持高峰,72 h开始下降;肝内Gln浓度6~12 h升高,24 h显著升高至高峰,48和72 h显著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小肠、骨骼肌中Gln浓度6~12 h下降不显著,24 h以后显著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结论:在感染早期(6~12 h),血中内毒素和TNF-α浓度显著升高;血浆和肝内Gln浓度显著升高,小肠和骨骼肌中Gln浓度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阐述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具8侧灌注的尸体标本及8具16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头皮、面颈部和耳廓等面部浅表器官的血管走行、分支及其分布。结果:头面部皮肤软组织以及头面部体表器官的血液供应均由颈外动脉分支提供的,其中颞浅动脉分支分布于额顶、耳颞、侧面颈等处,约占头面部57%的区域,面动脉供应颏部、唇部、鼻部以及眼睑等,两者间以及与其他颈外动脉分支间有丰富的交通支吻合。结论:颞浅动脉作为头皮、双侧耳廓及额颧颊颈部复合组织的血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