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3~1986年收治成年人先天性肺囊肿病4例,均为男性;年龄21~52岁,4例均有慢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1月~10余年;术前诊断为“肺癌”者3例,诊断不明1例;4例病灶均在右侧,2例中叶,1例上叶,1例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培养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败血症患儿50例为实验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败血症确诊组和疑似败血症组,实验组均分别在诊断败血症后24 h内和24 h后取静脉血检测CRP、IL-6、TNF-α,并在使用抗生素前查血培养加药敏。选择同期无感染征象的新生儿1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日龄3~6 d时抽血检测CRP、IL-6和TNF—α。结果1.实验组血CRP、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实验组24 h内IL-6和TNF-α敏感性高于CRP,尤其是IL-6,3 CRP 24 h后敏感性上升,与IL-6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IL-6和TNF-α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IL-6可作为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83.
李海浪  沙莉  杨莉  吴祖群 《江苏医药》2003,29(8):561-563
目的 研究肺成纤维细胞(FB)对健康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存活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FB与EOS共同培养,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EOS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含量。结果 (1)与EOS单独培养相比,FB和EOS共同培养后EOS存活率明显上升,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经0.2%戊二醛固定后的FB对EOS存活率无明显影响。(2)FB和EOS共同培养后GM-CSF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肺FB在体外能明显提高外周血EOS存活率。(2)FB和EOS的共同培养可以导致细胞因子GM-CSF增加,这可能是FB延长EOS存活率的作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探讨食品中适用、便捷、快速的大肠菌群测定方法。方法选用国家标准GB/T4789.3—2003大肠菌群测定和GB/T4789.32—2002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中最可能数(MPN)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结果483份样品中两种方法对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相同,合格率均为88-4%,两者符合率100%。结论国家标准GB/T4789.32—2002大肠菌群MUGal肉汤法的快速检测具有适用、便捷、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现代实验室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完全趋向于全自动化、微量化,各种试验使用试剂也向操作更加简便、快速、性能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实验室做出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及误差。我单位监测检验科人才梯队建设尚未规模化,仪器设备常常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故从检验设备、试剂材料、实验材料、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实践工作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总结,让差错降到最低,消除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肺功能长期变化的发展轨迹, 确定哮喘患儿出现长期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定期随诊, 并完成肺功能检测的14岁以上哮喘患儿, 收集其肺功能资料及临床信息。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哮喘患儿肺功能发展轨迹, 建立不同的轨迹组,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 确定肺功能长期变化危险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哮喘患儿173例, 年龄6~17岁, 获得肺功能测定1 160例次。拟合4条1秒率(FEV1/FVC)潜分类轨迹:持续高水平组、高于平均水平组、低于平均水平组、持续低水平组, 其病例数分别为27例(15.6%)、66例(38.1%)、66例(38.1%)、14例(8.1%)。不同轨迹组患儿的FEV1/FVC在每一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高水平组各年龄段的FEV1/FVC均在90%以上, 其余各轨迹组FEV1/FVC随年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低于平均水平组的FEV1/FVC在青春期后下降至80%以下;持续低水平组的FEV1/FVC均值在学龄期后即下降至80%以下, 至青春期接近70%。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轨迹和波动情况与FEV1/FVC相似。危险因素分析显示, 与持续高水平组相比, 典型哮喘患儿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11.940倍(P=0.008);多重致敏患儿的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单一致敏的7.462倍(P=0.015);未规律用药患儿肺功能处于持续低水平组的风险是规律用药者的6.337倍(P=0.035);男童肺功能轨迹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组的风险是女童的6.186倍(P=0.002)。结论 6~17岁哮喘患儿的长期肺功能变化可确定4条不同轨迹:持续高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持续低水平;近半数患儿的长期肺功能轨迹处于低水平, 较多患儿在青春期, 少数患儿在学龄期出现持续性气流受限;典型哮喘、多重致敏、未规律用药、男性是哮喘患儿长期肺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进行医用防护口罩3M FT-30定性适合性检验,以期为医务人员选择适合自己型号的口罩,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567名主要从事医技、护理及后勤岗位的工作人员于2022年4月1—22日在医院感染科组织下进行医用防护口罩的定性适合性检验。使用3M FT-30适合性检验设备,采用定性的方法检验受试者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程度。结果 全院567名医务人员均对苦味剂敏感,敏感率为100%;共567名医务人员佩戴稳健医疗公司生产的医用防护口罩(折叠式)进行适合性检验,28名未通过检验,未通过率为4.94%;未通过测验人群中,脸型瘦小、胖大及面部局部五官特征突出的受测人员佩戴口罩与面部贴合不紧密,容易出现漏气,导致检验失败。未通过测验人员更换其他两种不同品牌口罩重新进行测验,其中11名佩戴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防护口罩(头戴式)测验通过,16名脸型瘦小、下巴尖、鼻梁塌的医务人员佩戴思沃D920医用防护口罩通过测验,另外还有1名医务人员佩戴三种医用防护口罩均未通过测验。受试者佩戴同一种型号同一批次医用防护口罩做不同动作进行检验时未通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88.
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诊断与治疗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我国临床医师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存在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不足和过度并存,基于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在诊断、治疗、预后、预防4个方面共16个临床热点问题给予推荐意见,制订诊疗管理流程图,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儿童食物过敏规范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9.
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方法选择反复喘息(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52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191例、肺炎患儿101例,取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取血筛查过敏原。结果3组患儿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0.4%,各组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其他病毒阳性率很低。所有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为25.5%,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仅5.6%。3组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反复喘息组显著高于毛支组和肺炎组(P均<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过敏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患儿是否存在过敏无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HFMEA)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运用HFMEA模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