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目的 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以及进食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438例在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营养学指标(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和进食情况.结果 438例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18.6%、42.7%和52.7%;376例患者经口进食,61例鼻饲肠内喂养,1例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其中376例经口进食患者中32%进食量恢复正常,60%进食量为正常状态的一半以上,8%为正常状态的一半以下;62例肠内营养患者中46例能量需要量未按照"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推荐的标准实施.结论 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中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患者进食缺乏统一管理,饮食内容随意无序,进食缺乏监控;临床医生应关注卒中后患者的营养现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v5(sCD44v5)水平的检测,分析sCD44v5与RA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其在RA发病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RA活动组35例,RA缓解组、骨关节炎(OA)对照组、强貞性脊柱炎(AS)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各31例.对RA活动组中20例患者给予来氟米特治疗3个月,同时记录所有R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sCD44v5,对比组间及RA治疗前后血清sCD44v5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RA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RA活动组的血清sCD44v5的水平明显高于RA缓解组、OA对照组、AS对照组、健康对照组;RA缓解组、OA对照组、AS对照组的血清sCD44v5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4v5的水平与患者的疼痛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指数、健康评价(HAQ)、疾病活动性评分(DAS)、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具有正相关性,而与年龄、病程和抗环瓜氨酸多肽(ACCP)抗体无相关性.20例活动性的RA患者给予来氟米特治疗3个月后症状及活动性指标好转,治疗后血清sCD44v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4v5可能参与了RA疾病的发生、发展,血清sCD44v5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RA病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3.
食管癌大型病例一对照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淮安市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I):烟,酒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月平  高玉堂 《肿瘤》1999,19(6):363-367
目的 研究淮安市烟,酒因素对食管癌的作用,方法 用1:1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淮安市549对食管癌病例和对照。结果 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腌制品,水果等因素后,发现吸烟是淮安市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人群相比,男性现仍吸烟者OR为2.5(95%CI:1.6-3.8)男性曾经吸烟者OR为1.9(95%CI:0.9~4.0),男性患食管癌的危险随着吸烟量的增多,吸烟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且有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 )codon 325、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 PR ) 331 G/A 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的联合作用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6例乳腺癌新发病例, 按年龄频数(±3岁)匹配214例健康对照女性.采用结构式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3 mL静脉血.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ER codon 325、 PR 331 G/A 的基因型.结果:与 CC 相比, ER codon 325位点 CG 和 GG 基因型的调整 OR 分别为0.99(95% CI :0.61~1.61)和1.13(95% CI :0.62~2.04);与 GA 相比, PR 331 G/A 位点 GG 基因型的调整 OR 为1.51 (95% CI :0.74~3.07),未发现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检验: P =0.409 0);与无自然流产史且 ER codon 325位点携带 CC 基因型的妇女相比,有自然流产史且携带 CG 和 GG 基因型的妇女 OR 为3.57(95% CI :1.21~10.52),相加模型检验接近有统计学意义( S =3.06, AP =0.97, u =1.898 1, P =0.058 8).结论: ER codon 325、 PR 331 G/A 单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 ER codon 325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史具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模拟肺间质性疾病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征集健康志愿者259名,模拟颗粒、网状、蜂窝状三种肺间质性病变表现,对其进行直接数字化放射(DR)及双能量减影(DES)胸片检查。结果在2名医师对三种类型模拟肺间质病变的受试者操作曲线分析中,DES Az值均比普通DR高,其中模拟蜂窝状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肺间质性疾病的检出有潜在应用价值,值得作为日常检查推广以达到最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江苏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06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2.5岁)214例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动吸烟(OR=2.21,95%CI:1.32~3.701、自然流产史(OR=1.71,95%CI:0.65—4.55)、口服避孕药服用史(OR=3.70,95%CI:2.00~6.82)、有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9,95%CI:1.66~4.36)、肥猪肉(OR=2.39,95%CI:1.34~4.28)及腌制类食品年摄入量高(OR=4.71,95%CI:2.91~7.60)、轻体力活动职业(OR=6.29,95%CI:2.95~13.42)可能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44,95%CI:0.26~0.74)、月经初潮年龄晚(OR=0.19,95%CI:0.06—0.65)、鲜奶(0R=0.32,95%CI:0.20~0.511、新鲜豆类(0R=0.07,95%CI:0.04—0.13)和水果年摄入量高(OR=0.30,95%CI:0.18—0.48)则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结论]减少口服避孕药、肥猪肉及腌制类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新鲜豆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对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加强体检。加大乳腺癌预防及健康宣教工作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揭示卷曲相关蛋白(FRZB) mRNA表达在肺腺癌(LUAD)和肺鳞癌(LUSC)中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生物学作用。方法使用关键词"lung cancer"在隶属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搜索相关数据,并且在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中下载肺腺癌和肺鳞癌数据。共8个肺腺癌和6个肺鳞癌数据集纳入研究。通过Cutoff Finder网站确定FRZB mRNA的临界值,并计算高、低表达组的风险比(HR)。结果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FRZB mRNA具有更好的预后[单因素分析:HR(95%CI)=0.54(0.46~0.64),P0.05;多因素分析:HR(95%CI)=0.66(0.54~0.79),P0.05]。但在肺鳞癌中FRZB mRNA表达量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HR(95%CI)=1.11(0.67~1.84),P0.05;多因素分析:HR(95%CI)=1.13(0.71~1.78),P0.05]。经过t-SNE和相关分析发现FRZB对WNT通路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富集分析发现与FRZB相关基因富集于多条免疫相关通路,如补体系统、体液免疫等。结论高表达的FRZB mRNA对于肺腺癌具有更好的预后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实现。提示FRZB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肺腺癌预后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调查武进区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常州市武进区抽取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地区,以所有居住满4年的35~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3122人。结果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8%,高于女性(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73.17±109.56)μmol/L,高于女性[(292.23±99.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9,P〈0.01)。高尿酸血症组男性所占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吸烟率、饮酒率、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检出率最高(78.9%),其次为超重和肥胖(66.1%)、高甘油三酯(62.1%)、高血压(56.2%)、腹型肥胖(37.7%)和糖尿病(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OR=1.752,95%CI:1.372—2.239)、肥胖(OR=1.816,95%CI:1.242~2.655)、腹型肥胖(OR=1.767,95%CI:1.335-2.339)、高血压(OR=1.687,95%CI:1.358~2.096)、血脂异常(OR=2.523,95%CI:1.997~3.188)、血肌酐(OR=1.048,95%CI:1.039—1.058)、男性饮酒(OR=1.789,95%CI:1.362~2.351)和女性年龄(OR=1.029,95%CI:1.009—1.049)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和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肌酐、男性饮酒和女性年龄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AIDS咨询需求进行调查。方法 对111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90%以上的第1次咨询是在感染以后。对于期望的咨询方式,HIV感染者最希望获得面对面咨询,占81.98%。结论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咨询人员面对面的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