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为进一步做好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于2010年探讨了区域性大型活动接待单位住宿场所的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方法. 1材料与方法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以区域性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包括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公共用品、客用健康相关产品为基本框架,作为一级指标;按照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独立性、可比性原则,参照《住宿业卫生规范》、《住宿业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分表》等法规和规范,结合重大活动公共场所卫生保障的实际,采用个别访谈和会议方式,邀请部分权威专家对初步确定的指标进行论证和修订,初步确定住宿场所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变化与胎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001-2009年江苏省昆山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登记的33 631名孕产妇与单胎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及其他因素,以产检期内体重变化为研究变量,按照初次产检时BMI进行分层,以此探究孕期体重变化与胎儿出生体重之间关联.孕期周体重(kg)变化=(末次产检体重-初次产检体重)/(末次产检孕周-初次产检孕周).结果 昆山市在2001-2009年的9年间低出生体重平均发生率为1.86%;而巨大胎儿发生率则相对较高(8.47%).以初次产检BMI进行分层,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体重偏低组,第三、四分位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可减少低出生体重( <2500 g)胎儿发生风险;在体重正常组,第二、三、四分位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可减少低出生体重胎儿发生风险,体重偏低及正常组其第四分位现患比值比(POR及其95%CI分别为0.51(0.32 ~0.80)和0.58(0.42 ~ 0.79);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孕期增重变化水平增加,低出生体重胎儿发生风险在逐渐降低.对巨大胎儿(≥4000 g),产妇不论是偏瘦还是肥胖,高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均可增加巨大胎儿发生风险.体重偏低、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其第四分位体重变化水平的POR值(95%CI)分别为4.69(2.82 ~ 7.81)、4.15(3.43~5.03)、3.64(2.62~ 5.06)和1.96(1.48 ~ 2.60);随着孕期体重变化水平增加,分娩巨大胎儿风险亦逐渐增加.结论 在偏瘦及体重正常组的孕妇,随着孕期体重变化水平增加,分娩低出生体重胎儿风险逐渐减小;不论产妇是偏瘦还是肥胖,随着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胎儿发生风险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变化与胎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001-2009年江苏省昆山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登记的33 631名孕产妇与单胎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及其他因素,以产检期内体重变化为研究变量,按照初次产检时BMI进行分层,以此探究孕期体重变化与胎儿出生体重之间关联.孕期周体重(kg)变化=(末次产检体重-初次产检体重)/(末次产检孕周-初次产检孕周).结果 昆山市在2001-2009年的9年间低出生体重平均发生率为1.86%;而巨大胎儿发生率则相对较高(8.47%).以初次产检BMI进行分层,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体重偏低组,第三、四分位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可减少低出生体重( <2500 g)胎儿发生风险;在体重正常组,第二、三、四分位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可减少低出生体重胎儿发生风险,体重偏低及正常组其第四分位现患比值比(POR及其95%CI分别为0.51(0.32 ~0.80)和0.58(0.42 ~ 0.79);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孕期增重变化水平增加,低出生体重胎儿发生风险在逐渐降低.对巨大胎儿(≥4000 g),产妇不论是偏瘦还是肥胖,高水平的孕期体重变化均可增加巨大胎儿发生风险.体重偏低、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其第四分位体重变化水平的POR值(95%CI)分别为4.69(2.82 ~ 7.81)、4.15(3.43~5.03)、3.64(2.62~ 5.06)和1.96(1.48 ~ 2.60);随着孕期体重变化水平增加,分娩巨大胎儿风险亦逐渐增加.结论 在偏瘦及体重正常组的孕妇,随着孕期体重变化水平增加,分娩低出生体重胎儿风险逐渐减小;不论产妇是偏瘦还是肥胖,随着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胎儿发生风险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区域性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风险,为科学制定公共卫生保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为研究对象,选择30名专家进行2轮Dclphi专家咨询,确定餐饮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件、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事件和病媒生物引起的5大类及其所含的20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结果 30名咨询专家的平均工龄为(21.17±7.81)a,2轮的应答率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7±0.07,Kendall协凋系数分别为0.583(χ2=856.374,P0.01),0.845(χ2=1 242.280,P0.01),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餐饮食品安全事件和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件、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事件和病媒生物引起的5类及其所含的20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其中风险发生可能性结果是餐饮食品安全事件为很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为可能发生,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和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件及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例为不太可能发生;风险严重性结果是餐饮食品安全事件、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事件和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件为较小的,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可忽略的。结论 Delphi专家咨询法是评价区域性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的有效方法,并将为进一步进行风险水平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老年人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涂,朱永烈,沈月平,薛辉(苏州医学院,苏州215007)为提高生存质量(QOL),须进行包括死亡过程在内的生命各个阶段的研究[1].对死亡所持的态度也为人们所重视[2]。为了解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作了这次调查。1资...  相似文献   
16.
调查19省市区144所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并与1992年全国农村卫生服务统计资料对比,探讨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减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偏周主要依赖于调查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各环节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1994年6月一1995年12月,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与淮安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对淮安地区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食管癌病例一对照研究。本文介绍该研究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为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意见。l调查设计1.1本研究以人群为基础进行病例一对照研究,使伯克森偏倚降到最低程度,病例和对照更具代表性[1]。共调查近600对病例及对照。病例组为调查期间难安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登记的叨一月岁食管癌新发病人。新发病例的优点是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以探讨影响恢复期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438例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营养学评定指标及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438例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达5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越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及Rankin残障量表评分分值越高,检出营养不良的风险越大(趋势检验P<0.0001),营养不良的风险还与卒中后抑郁、家庭照料差、未进行早期康复及大量饮酒史相关.结论 社区医院卒中后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高、影响因素多,关注卒中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可控因素有利于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复治效果.方法对发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WHO推荐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168例肺结核病人,痰阴转138例,阴转率为82.1%.结论 采用WHO推荐的化疗方案能保证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去6年内昆山地区早产儿危险因素。方法:以2004-2009年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在登记孕产妇与产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及其他因素,以早产儿母亲年龄、民族为配对条件,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职业为干部/科技工作者/军人(OR=0.70,95%CI:0.49~0.99)、有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6次以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42,95%CI:0.19~0.89)是早产儿的保护性因素;而母亲为经产妇(OR=1.27,95%CI:1.01~1.62)、男性胎儿(OR=1.53,95%CI:1.28~1.83)是早产儿的危险因素;未发现随着父亲吸烟、饮酒剂量增加而有母亲生产早产儿风险的增加。结论:母亲职业为干部/科技工作者/军人、有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6次及以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是早产儿保护性因素;而母亲有生产史、男性胎儿是早产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