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BX7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2011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CBX7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CBX7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CBX7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CBX7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CBX7呈低表达。增生期组CBX7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X7在血管瘤增生期均呈高表达,表明CBX7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等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优化教学手段,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为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与MMP-2表达的关系,以及MMP-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1例胃腺癌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利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是否存在VM,然后对存在VM组和对照组进行MMP-2染色,分析VM与MMP-2表达的关系以及MMP-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121例胃腺癌中有44例(36.36%)存在VM。有VM组的MMP-2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无VM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MMP-2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VM,MMP-2的高表达可能与VM形成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2,SSTR2)的表达,探讨其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5年9月~2009年12月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SSTR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STR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SSTR2低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SSTR2呈高表达。增生期组SSTR2的表达明显低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TR2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筛选模型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用脂多糖刺激后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前列腺素-2的产量,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处理后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OX-2和COX-1的表达。结果加入0.5μg.L-1浓度的LPS刺激6 h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前列腺素-2的产量最高,COX-2蛋白表达量最高;加入阿司匹林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OX-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可用于COX-2抑制剂体外筛选。 相似文献
18.
在肿瘤的起源、发展、侵袭与转移过程中,血管生成至关重要,该文就血管生成拟态、马赛克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等三种肿瘤血管形成方式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要介绍,为临床科研及抗肿瘤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本科生病理学教学质量,从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做到三个有机联系,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入PBL教学模式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病理学教学改革,总结认为改革取得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较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09级口腔医学专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实验组采用病理解剖学与组织学比较的实验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对两组的实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88.38±5.68)分,对照组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78.35±4.86)分。两组实验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赞同采用比较教学法。结论比较教学法是可行的,其实施过程强调温故而知新,加强了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