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45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的脂质成分,并探讨其影响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中、长期疗效的机制。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冠状动脉外科术前合并高脂血症病史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C...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人胃肠道源乳杆菌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情况,为进一步筛选耐酸耐胆盐优良菌株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MRS液体培养基,模拟人体胃肠道酸性环境(pH=3)和高胆汁酸盐环境(胆汁酸盐=3‰),测定104株人胃肠道源乳杆菌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下作用4h后的存活菌数,并与对照相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酸实验组活菌下降对数值均数(2·7845±2·9438)小于耐胆盐实验组活菌下降对数值均数(4·3910±2·4814),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肠耐胆盐组的活菌下降对数值均数(3·3355±2·2540)小于胃耐胆盐组的活菌下降对数值均数(5·6223±2·1616),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人胃肠道来源乳杆菌对酸的耐受能力高于对胆盐的耐受能力,肠道来源的乳杆菌对胆盐的耐受能力高于胃来源的乳杆菌对胆盐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危重孕产妇病种分布、病情转归及妊娠结局,总结危重孕产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设立在上海仁济医院的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中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院的危重孕产妇临床资料、抢救记录共903例。结果:①危重孕产妇直接因素283例(31.34%),间接因素620例(68.66%)。顺位前4位的危重病因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24.47%)、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19.05%)、产科出血(16.94%)、重度子痫前期伴严重并发症(13.29%);②ICU入住情况:转入率前3位是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64.25%)、重症肺炎(51.28%)、中枢疾病(47.37%);ICU总体入住率30.56%;③分娩方式:903例孕妇中分娩活胎609例,剖宫产分娩578例(94.91%),阴道分娩31例(5.09%),次(全)子宫切除17例,医源性流(引)产162例(17.94%);④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自然流产20例,围产儿死亡31例,新生儿窒息63例,胎儿生长受限26例。结论:本中心危重孕产妇的发生以内外科合并症为主,产科医生需要提高内外科疾病诊治的综合能力,更要强调医院多科合作的联合救治模式,充分发挥ICU的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构建以绵羊李斯特菌(Listerria ivanovii,LI)为载体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征性抗原蛋白的疫苗候选菌株,并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 将MTB早期感染、潜伏感染和复发阶段的4种抗原基因的细胞表位串联形成融合抗原基因,即多阶段结核杆...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人脱细胞脐动脉的组织结构影响,并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质,为小口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支架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搏动条件下采用酶消化法脱去人脐动脉中的细胞成分(n=10),将每根脱细胞脐动脉平分为3段,随机均分为3组,A组经0.9%氯化钠液、B组经75%乙醇、C组经0.5%戊二醛处理。对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生物力学检测(抗张力测试和抗爆破压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脱细胞脐动脉经3种处理后B组及C组的塑形性较A组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抗张力强度C组最大(4.63±1.06)N,B组次之(2.20±0.43)N,A组最小(0.93±0.33)N(P<0.05);抗爆破压强度B组(257±23)mmHg(1 mmHg=0.133 kPa),C组(261±23)mmHg无差异,均大于A组(143±19)mmHg(P<0.05);从位移-负荷曲线分析,C组的斜率最大,B组次之,A组最小;HE染色结果显示B组、C组脱细胞脐动脉的弹力纤维板形态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而A组的弹力纤维板不明显;3组血管经抗张力测试,纵向拉伸或抗爆破压测试后,再采用弹力纤维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A组的弹力纤维断裂比较明显,B组弹力纤维断裂较A组少,但较C组的断裂多。结论:使用75%乙醇或0.5%戊二醛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塑性好,组织结构的形态佳、生物力学性质均明显较0.9%氯化钠液处理组好,而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在其柔韧性方面较0.5%戊二醛处理后更接近于生理状态,因此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可能是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8.
乳糖吸收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川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9,15(4):213-216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人奶中含量最多,达7~7.5g/100ml,它在小肠中被位于小肠粘膜面绒毛远端刷状缘上的乳糖酶分解为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精才能被机体所吸收。哺乳动物的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具有曲型的生理性降低[1]。Barr RG等研究表明出生一个月的健康婴儿即使接受典型的喂养方式也出现了乳糖吸收不完全[2]。乳糖酶活性降低程度还与人种、年龄等因素有关[3-6],乳精酶活性的降低引起机体对乳精的吸收不良,未分解的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中细菌分解发酵产生乳酸、甲酸等短链…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近10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5年、2008年及2011年在我中心分娩的87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结果:(1)近10年,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53.59%升至63.82%,P<0.0001).(2)各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00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疤痕子宫、妊娠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所占比例显著上升;2002年高龄初产、珍贵儿等社会因素所占比例为14.39%,2005年最高达28.03%,2008年有下降趋势,2011年降为18.74%.(3)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剖宫产指征时,多数合并内科疾病,10年来其比例有显著上升趋势(2002年为64.66%,2011年为86.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而合并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显著升高.结论: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10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变化,其中产科因素指征逐年下降,而外科因素显著上升.本中心具有诊治产科疑难危重,尤其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综合抢救优势.需继续控制无高危因素的社会因素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70.
保加利亚乳杆菌产β-半乳糖苷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产β-半乳糖苷酶的特性,优化产酶条件。方法:以酸奶中分离的保加利亚乳杆菌wch9901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标准菌株1.1480为研究对象,观察培养时间、培养基碳源、摇床转速、气体环境对细菌产酶的影响。结果:wch9901于37℃培养18h产酶达高峰,酶活性达0.246 NLU/ml,比酶活达3.465 NLU/g;1.1480于30℃培养36h产酶达高峰,酶活性达0.221 NLU/ml,比酶活达1.637 NLU/g。停止培养前1h加入2%乳糖利于wch9901产酶。两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均于静止培养产酶较多。wch9901于厌氧环境培养产酶较多;1.1480于有氧环境培养产酶较多。结论:wch9901的最适产酶条件为37℃厌氧静止培养18h,培养基含乳糖;1.148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30℃有氧静止培养36h。wch9901与1.1480相比具有产酶量多,产酶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