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分析临沧市人民医院2019—2022年肾脏免疫风湿科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预防及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19—2022年临沧市人民医院肾脏免疫风湿科送检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标本,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60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91株(占56.9%),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共69株(占43.1%),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中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菌株检出率及对青霉素耐药率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33.3%,低于全国水平;阴沟肠杆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多数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均大于8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米诺环素无耐药菌株。结论 临沧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有不同,应根据各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和抗菌药物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并及时送检微生物培养。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活化Notch3信号可以通过上调p27的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入体外培养的MDA-MB-231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Notch3和p27基因的表达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用平板克隆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Notch3后,p27的表达上调.过表达Notch3后的MDA-MB-231细胞增殖减慢,第3天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隆形成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转目的基因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72.47±1.75)%与对照组(60.16±3.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化的Notch3信号通路可以上调p27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一发现或许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假单胞菌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内感染常规检测菌。为建立对其快速、准确鉴定的方法,我们对获自中国科学院AS菌种保藏中心的14株假单胞菌标准株(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及临床分离...  相似文献   
84.
沙眼发病率较高,是主要致盲病因之一。为此,有效防治沙眼十分重要。1988~1998年,我们应用复方磺胺甲唑局部摩擦治疗重症沙眼212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5例,女97例;年龄18~45岁,平均26岁。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制定的沙眼分期诊断标准[1]:沙眼度142例,度70例。病程1个月~1年。均为曾用抗生素眼液滴眼治疗而效果不明显者。1.2 治疗方法 (1)准备:先将复方磺胺甲唑片碾碎成细小的颗粒状,另取洗眼壶、受水器、生理盐水等备用;(2)麻醉:用0.5%丁卡因眼液行表面麻醉,必要时用2%普鲁卡因作上、下穹窿结膜下浸润…  相似文献   
85.
李志刚教授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根据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医病机(如肾虚髓减、督脉不畅、脑神失常)和西医病机(如血脑屏障损伤、肠道菌群紊乱、自噬功能障碍、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提出治疗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通督启神”针法,以人中、印堂、百会为主穴,行通督之法,奏启神之效。在此基础上结合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诸多症状与并发症,形成独特的配穴体系,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人总结李志刚教授应用“通督启神”针法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医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两则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86.
流式细胞术在移植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式细胞术(FCM)已成为当今临床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在临床血液学、肿瘤医学和临床免疫学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同样,FCM在移植医学中发挥了独到的、以至难以替代的作用。自Medline检索,仅1997年涉及FCM与移植的文献就有117条,可见FCM在这一领域十分活跃。临床移植免疫学在哪些方面可得益于FCM呢?首先可用来鉴别和确定同种异体反应抗体,通常能极为精确地检出高危的供者和受者对;其次通过检测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及亚群的改变,有助于排斥、感染或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还能够用FCM进行…  相似文献   
87.
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和总黄酮苷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和总黄酮苷对体内外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模型,分别将72只接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观察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和总黄酮苷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脾脏、胸腺指数、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MTT法观察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体外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不同浓度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藤梨根总黄酮苷对S180肉瘤和H22肝癌模型,中剂量组可以减轻瘤重,抑瘤率分别为33.32%,34.62%;体外实验表明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作用持续时间48 h;藤梨根正丁醇提取物1.25,0.625 g.L-1可使G0~G1期出现阻滞,显著减少S期细胞比例。结论:藤梨根正丁醇和总黄酮苷均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8.
冬天很多人不爱吃水果,觉得凉,其实,我们偶尔可以尝试着把水果蒸着吃。这样虽然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C,但是却会收获到不同的食疗功效,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研究地塞米松对SAP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Aho法制备SAP大鼠模型,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假手术组各45只。术后3、6、12h观察各组存活率、胰腺病理变化、Bax、Bcl-2表达,凋亡细胞种类及凋亡指数。结果 模型组、治疗组存活率无差异(P〈0.05);治疗组胰腺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治疗组Bax各时点阳性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12h胰头部Bcl-2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6h凋亡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SAP可能与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诱导的胰腺细胞凋亡有关;组织微阵列技术在胰腺炎病理检测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75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剂型、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ADR涉及中药品种48种,口服给药51例(68.0%)较静脉给药23例(30.7%)引起的多,胶囊剂引起的ADR略多(30.7%).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次之.结论:应加强中药ADR监测意识,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