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心内科冠心病(CHD)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CHD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药品名称、种类、用量、用药时间)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对替格瑞洛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40例心内科CHD住院患者中,适应证均符合相关指南的推荐;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115例(82.14%)、联合使用抗糖尿病药物72例(51.42%)、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89例(63.57%),以及联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增加出血倾向的药物和CYP3A4强诱导剂分别为85例、96例、1例、1例,占比为60.71%、68.57%、0.71%、0.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者联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者(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心内科CHD住院患者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多重用药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联合使用极易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前列腺素E_1防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向大鼠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结果:ANP时,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PCP)明显增高,胰腺组织中性粒细胞过氧化酶(MPO)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明显增高。病理示组织内大量PMN浸润、片状出血、坏死。PGE_1使PCP明显下降,MPO、LPO显著降低,动物存活明显改善结论:PGE_1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PMN)活化减少氧自由基(OFR)释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及胰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介导血浆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磷脂和三酰甘油的转运,直接关联各种脂蛋白分子的组成、大小和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ETP基因存在着多种变异,影响CETP浓度和活性,引起机体的脂代谢异常。作者就有关CETP基因变异与脂类参数、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由Zn^2+依赖性的内肽酶组成的酶家族,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ECM)。MMP—1是最先完成蛋白纯化和cDNA克隆的脊椎动物胶原酶,以酶原形式合成,通过蛋白水解作用裂解酶原N一端残基,与其他MMP分享一个催化区及一个序列相似于血红素蛋白的羧端。MMP—1是一个多功能分子,不仅参与细胞外间隙胶原纤维的代谢,也参与许多非基质底物和细胞表面分子的分裂:大量证据指出,MMP-1在不同生理、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发育、组织形态建成、创伤修复,并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和纤维化等,提示抑制或刺激MMP—1可有助于疾病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提纯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国际 Lp(a)专题会议公认 Lp(a)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Lp(a)增高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本文用超速离心法结合层析分离 Lp(a),以提取的 Lp(a)免疫羊得到抗血清制品和国外产品作了比较,表明制备的 Lp(a)抗血清为专一的高效价的抗血清。LP(a)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和防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本研究为 Lp(a)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建立了基础。材料和方法(一)Lp(a)的分离制备取富含 Lp(a)的空腹血清(用奥地利 G M.Kostner 教授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血脂异常是ASCVD发生、发展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 血脂管理现状亟需改善。临床血脂检测是血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测结果准确性是有效开展血脂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中国临床血脂检测指南》和《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相继发表, 临床血脂检测及血脂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 需要进一步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合作, 广泛推广与应用新指南, 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全面提升我国血脂检测与血脂管理水平, 助力我国ASCVD的规范化防治及拐点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是目前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主要因子,焦点集中在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LD L、HDL).近年来,对脂蛋白(a)〔Lp(a)〕又重新关注起来.在1989年有关Lp(a)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全部发言者同意高Lp(a)浓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研究人员预测,Lp(a)将成为今后5~10年间脂质研究的常规内容.ALbers 等指出Lp(a)与apOA_Ⅰ、A_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补体1q(C1q)的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5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按照CVD发生风险进行分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1q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1q对高血压患者CVD发生风险的预测和区分能力。结果与对照者[(172.97±21.42)μg/mL]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73±26.88)μg/mL]血清C1q水平显著升高(t=3.94,P0.001)。高血压患者中,高CVD风险患者C1q水平[(196.92±24.09)μg/mL]显著高于低CVD风险患者[(166.78±20.60)μg/mL](t=6.1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C1q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发生CVD的高风险(OR=1.064,95%CI=1.007~1.123,P=0.026)和低风险(OR=0.950, 95%CI=0.888~1.017,P=0.139)均密切相关;且对高、低风险的区分也有统计学意义(OR=1.039, 95%CI=1.048~1.237,P=0.002)。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1q水平升高,其可望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CVD发生风险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如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可影响As及其并发症进程。作为机体炎症反应指标的多种生物标志物,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关注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在CVD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阐明临床抗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