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3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442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23篇
综合类   1696篇
预防医学   47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21篇
  5篇
中国医学   683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骨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为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1日~2019年7月31日我院骨科因慢性基础疾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种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情况,依据指南/共识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共纳入81例住院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术前停用80例(98.77%),术后恢复13例(16.05%);抗凝药物术前使用55例(67.90%),术后使用56例(69.14%)。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不合理:术前用药不适宜55例(29.63%),术后用药不适宜73例(90.12%);抗凝药物使用不合理:术前用药不适宜54例(66.67%),术后用药不适宜25例(30.86%)。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3例(3.70%),发生心脑血管事件5例(7.41%)。结论:骨科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慢病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使用存在不适宜情况,应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充分权衡出血与血栓栓塞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管理的个体化方案,提高围手术期药物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联合氯氮平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8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糖脂代谢异常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ω-3组(ω-3脂肪酸联合氯氮平,43例)和对照组(氯氮平联合安慰剂,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糖的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腰围、BM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腰围、体重指数均明显高于ω-3组(all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高于ω-3组(a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ω-3组(P<0.001).结论:ω-3脂肪酸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调节机体血糖、血脂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9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充分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紧密协作,主动作为,建立起以医联体助力三级疫情防控网建设新机制。为切实深化后疫情时代下医联体联动模式,医院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分级诊疗为目标,积极探索“市立医院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调查急诊科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氧疗相关培训、规范氧疗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急诊科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问卷,对全国10个省市20所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998人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科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总分为(120.76±13.61)分,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29.54±5.45)分、(41.60±4.44)分和(49.62±9.4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近12个月内是否学习过相关文献、职业、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职务等(均P<0.05)。 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对过度氧疗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过度氧疗知识培训,改变氧疗观念,以规范临床用氧,提高氧疗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术中血糖变异性相关指标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20年6—10月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6例,男61例,女65例,年龄≥65岁,BMI <28 kg/m2,ASA Ⅱ或Ⅲ级,入室后使用CGMS实时动态监测术中血糖,记录血糖变异性相关指标: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值(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术后1~7 d每日上午9时和下午5时采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中血糖变异性相关指标与发生POD的相关性。
结果 有45例(35.7%)发生POD。年龄、血糖变异性相关指标(CV、GluAve、GluSD和GLI)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V、GluAve、GluSD和GL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0.789、0.664和0.700,其中GluAve对POD的预测作用最强(敏感性75.6%、特异性88.9%)。
结论 术中血糖变异性增加是老年糖尿病患者POD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CGMS连续监测术中血糖可为早期干预血糖波动提供实时指导,以减少术后POD发生。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的研究,近年人们对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性亚群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从而促进了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肿瘤细胞来源,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29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A*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MHC~A*11(RR=5.333.P〈0.05=;和MHC—A*24(RR=3.60,P〈0.05=基因与APL呈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A*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A*11和24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APL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APL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肘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标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肘管综合征是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常见钳压性单神经病 ,在手工操作的工人和农民中多见 ,有时与肘部创伤有关。在国内外多年来均有多种电生理测定方法及诊断标准。 1999年美国电生理诊断医学协会 (AAEM) ,美国神经病学会 (AAN)和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AAPMR通过总结以往 16年的可靠论文 ,推出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诊断标准。现将其要点译述出来 ,供国内电生理医师诊断时参考。首先 ,论文复习了 1983年以来 398篇英文文献。将文献按严格的文献评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标准 :1.前瞻性 ;2 .临床与电生理医师分别进行观察和诊断 ;3.电生…  相似文献   
999.
孕妇血清PAPPA、AFP、β-hCG与严重胎儿缺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甲胎球蛋白(AFP)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胎儿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严重胎儿缺陷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对832例早、中期妊娠妇女进行检测,均追踪至出生。结果检出异常胎儿14例。(1)唐氏综合征孕妇血清β—hCG明显升高,其他指标均降低。(2)无脑儿、脊柱裂脑脊膜膨出、腹裂、唇腭裂、自然流产、死胎孕妇血清AFP明显升高。(3)葡萄胎患者AFP明显降低,其他则显著升高。结论 以上3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为产前诊断严重胎儿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第五届国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届国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会议简介陈璋,沈德诚,汤美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第五届国际人类自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5thIHLDAWSC)在Schlossman主持下,已于1993年11月3-7B在美国波士顿召开.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