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断指患者28例,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15例采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将非优势侧指动脉近端端侧吻合于优势侧指动脉上,然后再将优势侧动脉的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近、中节断指选指掌侧静脉,末节断指选指侧方静脉).13例采用单式静脉动脉化再植,直接将优势侧指动脉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结果 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组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单式静脉动脉化组4例坏死.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组15例,指外形佳,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指甲生长平整,长度(15.4±3.2) mm,长于另一组;两点分辨觉(4.7±0.4) mm,小于另一组;感觉测定为S2~S4,平均为S3+,高于另一组.参照Tamai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优良率与另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7.219,P =0.027).单式静脉动脉化组9例(坏死指除外),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长度(12.2±2.3) mm;两点分辨觉(8.4±0.6) mm;感觉测定为S2~S3+,平均为S2.参照Tamai评分标准:优4例,良3,可2例,优良率77.8%.结论 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放大了单式静脉动脉化作用,迅速使瓣膜无创伤性失效,有效灌注多,明显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指关节的活动,为正常方法失败后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40例陈旧性双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15例,行双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B组13例,行单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C组12例,行神经桥接断端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A组患者伤指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指腹饱满、弹性佳,感觉测定为S4~S4+级,两点分辨觉为5.0~6.0 mm;B组患者伤指感觉恢复不同步,且缝合侧感觉明显,感觉测定为S1~S3级,两点分辨觉为7.0~7.6 mm;C组患者伤指感觉测定为S3~S3+级,指腹为SI级甚至盲区,两点分辨觉为7.5~8.5 mm。结论移植神经、双端侧神经缝合对于二期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7例手外伤患者,调查其基本社会资料及受伤时情况,采取临床用PTSD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以及上肢功能评分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hand,DASH)评估患者术后(平均15个月)的心理状态和手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7例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率为41.73%;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是手外伤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受伤原因是该类患者PTSD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与其手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1)。结论手外伤患者PTSD发生率高,受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月收入、受伤原因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与其手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关注该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心理症状,减少不良应激,以便促进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2月-2011年3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采用双端侧吻合治疗指固有神经瘤11例11指。术中将神经瘤彻底切除直至正常神经束,对远、近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分别进行远与远、近与近端一端吻合,形成远、近2条神经弓;测量两神经弓间距,取直径相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平分为两段,分别于神经弓的尺、桡侧开窗式端侧吻合。结果随访24.5—52个月,平均(38±2.5)个月。9例指疼痛完全消失,2年后未见复发;2例指自发性疼痛消失,但仍有轻度触痛,参照Burchiel疗效评定标准:优9指,良2指;优良率100%。感觉测定指标为s3~s4级,两点分辨觉为4.5—6.5mm。结论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的方法可有效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消除患指疼痛、恢复指腹灵敏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为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手外伤术后感染的87例患者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行手外伤治疗未发生感染的87例为非感染组,对影响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暴露时间超过8h(OR=5.617,P=0.000,95%CI:2.636,11.968),手术时间超过8 h(OR=4.607,P=0.000,95%CI:2.245,9.455),未清洁换药(OR=3.706,P=0.000,95%CI:1.869,7.352),未合理使用抗生素(OR=2.941,P=0.002,95%CI:1.482,5.836),是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外伤术后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暴露时间超过8 h、手术时间超过8 h、未清洁换药、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因此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芒硝外敷对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局部疼痛及血肿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丹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采用3M无菌敷贴+芒硝包+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切口,对照组患者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采用3M无菌敷贴+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切口,对比观察术后24及48 h乳房局部疼痛程度及血肿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2.353±0. 141)分、合并血肿者3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对照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5. 251±0.178)分、合并血肿者12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术后48 h,试验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1.855±0.162)分、合并血肿者2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对照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4. 823±0.196)分、合并血肿者10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 0 cm)。两组患者术后24及48 h局部疼痛评分与血肿发生情况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芒硝可有效减少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发生,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且无毒无害、使用时限不受限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报道改良动脉化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取同侧前臂双干静脉皮瓣,在两静脉干之间行连续“w”锯齿状切开处理,切开脂肪组织深至真皮下血管网,切断大部分交通支.保留少部分交通支,保证真皮下血管网的完整,可顺行或逆行移植。对14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14块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游离移植修复.并同时将前臂皮神经内、外侧的分支桥接移植指神经。结果术后14块皮瓣均成活,9块无明显肿胀与正常动静脉皮瓣相似,5块轻度肿胀伴水疱形成。术后随访12例,失访2例,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两点辨别觉7~10mm.平均8.5mm。结论改良动脉化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8.
静脉动脉化再植全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成功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4年周礼荣等[1] 和 1998年潘昭勋[2 ] 应用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或指尖获得成功。 1999年田立杰等[3] 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切割性全拇指离断成功。 2 0 0 0年 11月 7日收治 1例全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 ,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成功。患者 男 ,5 6岁。 2 0 0 0年 11月 7日下午 ,左拇指被皮带绞伤后 2h入院。局部检查 :拇指自掌指关节处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 ,挫伤及污染重 ,近端神经血管及拇长屈、拇长伸肌腱均被抽出 ,掌指关节面完整。立即在臂丛麻醉下行断指再植术。近、远端彻底清创后 ,剪除失活组织 ,再次消毒后行再植术。( 1)…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经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行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严格按照标准筛选及提取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对比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评分、术后膝关节疼痛方面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出307篇文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符合各项标准的文献8篇,其中英文文献4篇,中文文献4篇;共纳入患者604例,其中髌上入路治疗组305例,髌下入路治疗组2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髌上入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髌下入路治疗组[WMD=-2.08,95%CI(-3.45,-7.0),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髌下入路治疗组[WMD=8.25,95%CI(6.73,9.78),P0.05],HSS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髌下入路治疗组[WMD=6.80,95%CI(4.78,8.22),P0.05],术后膝关节疼痛例数明显少于髌下入路治疗组[OR=0.35,95%CI(0.21,0.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髌上入路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髌下入路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基本相同[WMD=-0.79,95%CI(-2.80,-1.23),P0.05],术中透视时间与髌下入路治疗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时间基本相同[WMD=-24.28,95%CI(-56.49,7.93),P0.05],骨折愈合时间与髌下入路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基本相同[WMD=3.22,95%CI(-3.46,9.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相比,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减少术后膝关节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