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支气管哮喘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T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433例哮喘患和1249例对照组患进行MTHFR基因型分析。结果MTHFR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CC占40.27%,CT占48.44%,TT占11.29%,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35.51%。过敏性哮喘患中TT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26),与CC和CT基因型比较,其OR值为1.61,95%可信区间(95%CI)为1.06-2.47。结论TT基因型是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2.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和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也逐渐增加.本焦点论坛就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与过敏性胃肠病、儿童食物过敏与  相似文献   
163.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儿童各种潜在致命的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一种选择,如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移植期间许多因素会影响患儿的营养状况,包括放化疗、胃肠道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药物等。而营养不良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总生存率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有关,因此移植后营养支持是该类患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缺乏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营养支持的指南或共识,因此该文对造血干细胞患儿的营养支持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4.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阶段胃食管反流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用便携式24h食管pH监测仪记录食管下端pH值变化。观察组89例,平均年龄(10.5±0.9)个月,系因下呼吸道感染在呼吸科病房住院患儿,符合下述3条件之一①3个月内有下呼吸道感染史≥1次;②咳嗽喘息经过治疗≥半个月仍不愈;③溢乳史。对照组为26例健康儿,平均年龄(13.7±2.1)个月。结果观察组5项反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观察组病理性GER的检出率为79.8%(71/8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554,P<0.01)。呼吸道感染合并GER的患儿在总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上婴儿高于幼儿,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总pH<4时间百分比和综合评分也是婴儿较幼儿高(P<0.01)。呼吸道感染合并GER的患儿体重偏重眼体重大于第80百分位(P80)演占40.8%(29/71例)。婴儿GER患儿中体重偏重者占一半,与幼儿GE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婴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较幼儿期常见,溢乳和体重偏重有关;婴幼儿时期胃食管反流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炎症不愈以及部分哮喘有关。  相似文献   
165.
儿童急性肝衰竭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较为严重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发病率虽低, 但病死率高。儿童急性肝衰竭在病因、临床管理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所区别, 诊断管理相对困难。因此, 掌握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及临床管理策略, 早期诊断、有效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提高存活率, 并为需进行肝移植的患儿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菌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至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就诊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的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溃疡组和Hp阴性溃疡组。提取十二指肠球部黏膜DNA, 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样品α多样性差异、β多样性差异及其在各分类水平丰度变化情况, 利用PICRUSt软件预测微生物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2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中Hp阳性溃疡组15例[年龄(11.2±3.3)岁, 男11例、女4例]、Hp阴性溃疡组8例[年龄(10.1±4.4)岁, 男6例、女2例]。Hp阳性溃疡组螺杆菌属丰度明显高于Hp阴性溃疡组[0.551%(0.258%, 5.368%)比0.143%(0.039%, 0.762%), Z=2.00, P=0.045], 而梭状杆菌属、链球菌属及丛毛单胞菌科的一个未分类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Hp阴性溃疡组[0.010%(0.001%, 0.031%)比0.049%(0.011%, 0.310%...  相似文献   
167.
第十四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2023年8月3至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幽门螺杆菌(Hp)根治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反酸、烧心、胸痛、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且已进行胃镜检查的125例患儿。患儿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阳性, 治疗前胃窦黏膜进行Hp培养和药敏试验, 经过2周规范Hp根除治疗, 且1个月后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判断疗效。利用胃镜检查中常规进行RUT检测过的胃窦黏膜, 提取组织DNA, 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代谢型分组, 结合Hp培养和药敏结果,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p根除治疗效果的关系。行列分析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25例患儿中男76例、女49例, 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弱或慢代谢(PM)型30.4%(38/125), 中间代谢(IM)型20.8%(26/125), 正常代谢(NM)型47.2%(59/125), 快代谢(RM)型1.6%(2/125), 超快代谢(UM)型为0, 不同基因型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