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经过32名专家两轮咨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同时测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所建立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评价内容完整、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2.
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与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与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关系。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复苏后6h取肺组织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A、SOD、NO和肺湿/干重比(W/Dratio)测定以及行肺形态学检查。结果CPR组肺组织的TNF-α、MDA、NO的含量和湿/干重比高于空白组(P<0.01),而CPR组肺组织的SOD的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CPR组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组。结论炎症因子TNF-α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3.
纳洛酮对心肺复苏犬脑组织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心跳骤停犬给予纳洛酮干预后脑组织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了解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只,予体外电击诱发室颤,对照组:心跳骤停后予标准心肺复苏术;实验组:心跳骤停后予标准心肺复苏术+纳洛酮;空白组:不诱发室颤。于复苏后6小时取脑海马组织及肺组织行形态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及肺组织的病理损害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纳洛酮后心肺复苏犬脑组织和肺组织的病理损害有所减轻,纳洛酮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组织和肺组织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一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13nea-IaypOpnea Syndrome,0SAHS)是一种在夜间睡眠时由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的睡眠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反复的低氧血症和觉醒.  相似文献   
55.
老年人严重创伤的特点与救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青中年和老年两年龄组严重创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结果,以提高严重创伤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本院7年间共救治严重创伤患者2069例,老年组(≥60岁)102例,青中年(18~59岁)1726例,随机选出125例作为对照组。入选病例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ISS≥16。结果2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交通伤是首要致伤原因,第二、三位致伤原因,老年组是跌倒和坠落伤;青中年组是械斗、工伤和坠落伤。老年组以多发伤为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常有伴发病。2组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滞留时间,在抢救脱险病例和死亡病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组严重创伤患者在致伤原因不同于青中年组,老年患者伴发病多,在遭受严重创伤后易误诊、漏诊,死亡率明显增高;观念上要重视“黄金1 h”,“白金10m in”,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检测心跳骤停犬复苏后及纳洛酮干预后脑组织中S100B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了解纳洛酮对脑复苏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只,予体外电击诱发室颤,对照组:心跳骤停后予标准心肺复苏术;纳洛酮组:心跳骤停后予标准心肺复苏术加纳洛酮;空白组:不诱发室颤,于复苏后6h取脑海马组织行脑形态学检查及S100B蛋白mRNA表达的测定。结果纳洛酮组S100B蛋白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纳洛酮组脑组织的病理损害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纳洛酮后心肺复苏犬脑组织的病理损害有所减轻,脑组织S100B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纳洛酮可能通过减少S100B蛋白的表达而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7.
综合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12我院综合ICU人住病例912例,比较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脓毒症主要的原发感染部位.结果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APACHE Ⅱ评分、呼吸机治疗率、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较非脓毒症患者高(P<0.01);重症脓毒症患者年龄和APACHE Ⅱ评分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呼吸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在综合ICU是一种常见病,重症脓毒症患者具有平均年龄大、病情重及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呼吸道感染所致脓毒症比例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存在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犬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心肺复苏组(CPR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后6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6h后取心肌组织,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MAP和CO在恢复自主循环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6h降至最低,复苏后各观察点均低于空白对照组。CP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PR组心肌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电击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着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增加,可能是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乳酸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致病机制与预后关系。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共68例,生存组38例,死亡组30例,每组均动态观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测定初始、12、24、48、72hr血乳酸浓度,入院初同时观察其血气分析中pH值、PO2、平均动脉压及24hrAPACHEⅡ评分,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资料。结果:1、生存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且下降趋势大于死亡组。2、两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血乳酸越高,病人预后越差,乳酸浓度变化对判定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发展和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犬心跳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CP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复苏后6h的心输出量(CO)和肺动脉楔压(PAWP),同时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放免法)。结果:两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心跳骤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组的MAP在复苏成功即时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开始下降,在复苏后4、6h低于正常对照组。CPR组的PAWP从心跳骤停前的(5.0±1.26)mmHg一直上升,到复苏后达高峰(28.83±4.79)mmHg,各观察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O在复苏成功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6h降至最低,复苏后各观察点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电击前。TNF-α、IL-6浓度在复苏后即时和2h开始出现明显的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与本组电击前及同时间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个实验过程均未能检测到IL-10的浓度。细胞因子TNF-α和IL-6与CO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电击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